目前分類:愛情診療室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日本近來包括女性雜誌或網路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日本社會背景以及價值觀的變化,日本女性的擇偶條件,也從傳統的「三高」演變成前兩年的「三低」,乃至於今年最新出現的「三手」觀念。日本女性擇偶條件的變化,不僅反映社會變遷,以及當代女性形象,從中也可窺見日本女性歷經重視經濟條件等階段後,轉而希望在另一半身上覓得堅實愛情以及心靈依靠。
 
幫手、牽手、攜手合作
 
然而據今年相關調查發現,如今日本新好男人的形象,又轉變成所謂的「三手」,意指「幫手」(積極幫忙家事或育兒)、「攜手合作」(彼此的合作及瞭解)和「牽手」(愛情),上述三者的共通點為,「並肩走在人生道路」的感覺
 
三高男、三低男出局
 
日本女性在十年前泡沫經濟蓬勃發展時,擇偶著重於功利導向,以所謂的高收入、高學歷以及高身高「三高」為目標。其後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瓦解,女性主義抬頭以及女性經濟自主潮流,近兩年來的擇偶主流,則轉變成極度對比的「三低」,意指「低姿態」(女士優先)、「低風險」(風險低的穩定職業)以及「低束縛」(無束縛並尊重彼此生活)
 
選擇能並肩共度人生的伴侶
 
報導分析,日本女性的擇偶重點,已從傳統僅止於被動要求男方條件,演變為主動參與,同時期盼與另一半一起努力追求幸福。此外,專家分析,即使日本景氣復甦,貧富差距問題仍嚴重,身處於「勝組」的上流階級男性,也可能頓時淪為「敗組」的喪家之犬,也因此當今女性會傾向選擇能夠「共患難」的伴侶,共同克服突如其來的挑戰。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本女性願嫁“三低男”
本報特約記者 郭雋

  在如今日本的單身女子中流傳著一句話,要嫁就嫁“三低男”。所謂的“三低男”,指的是“低姿態、低風險、低束縛”的男性。這與從前日本女性擇偶首選的“三高男”(高學歷、高收入、高個子)形成了鮮明對比。

“三低男”更有安全感

  上世紀80年代,日本電視劇中流行的家庭形象,是丈夫一人獨扛家庭重擔,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最流行的求婚臺詞就是“什麼都別說,跟著我就對了”。日本婚齡女性做著麻雀變鳳凰的美夢,期待一位高學歷、高收入、高個子的“三高”丈夫。

  但隨著日本女性獨立性的增強,日本年輕女士更期待能和“三低男”結合。

  首先是低姿態,即夫妻二人相互尊重,即使是兩人相約逛街,也不會擺出男前女後的“大男子主義”的樣子。也許是受到日本電視臺紅娘節目的影響,在東京年輕人聚集的澀谷、新宿,已經看不到“跟我走”這樣的大男子類型,幾乎所有的情侶都手挽手,男女對等或者是男性低姿態的情侶在增加。

  第二就是低風險。日本女性現在更愛選擇像公務員和教師等有穩定收入的男性。由於經濟連年不景氣,那種日進鬥金又極易一朝赤貧的男性會讓她們缺乏安全感,反而願意追求安穩的小康生活。

  第三種是低束縛。在少子化的日本,女性漸漸有了較強的自主精神,崇尚晚婚,結婚後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事業。因此,她們更希望能得到男人的理解,保留現在的生活方式。

“三低男”更容易找

  自由,是現代日本女性非常看重的婚姻要素。2006年5月16日,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對“願意被喜歡的人束縛嗎?”這個問題,回答“願意”的為39%,“不願意”的為54%,“反過來想束縛對方”的是7%。

  早在2002年,日本“第12次關於結婚和生育的全國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女性擇偶標準就已有明顯的變化,其中看重“家務和育兒方面的態度”的佔58.7%,看重“對自己繼續工作的理解和配合”的佔51.2%,看重“經濟實力”的佔33.9%,而看重“學歷”的只佔5.8%。

  該調查每5年進行一次,近年來的傾向是,傳統型的夫婦任務分工的觀念在減弱,要求在家庭中作為主體存在的女性在增加。

  那麼,去哪兒找“三低男”呢?據日本女性戀愛專家石田陽子介紹,“三低男”比“三高男”好找得多,像公務員、考慮週到的護理人員、深知女人心的男美容師都是上好人選。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適婚男女,學歷高、有想法,維持單身的比例愈來愈高,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無法「覓得良緣」?

「單身上班族生活型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名列前兩名主要原因為:「沒有遇見適合對象」(84%的人選擇裡這個答案)、「工作環境裡缺乏異性」(21%的人選擇裡有這個答案)。

這個結果顯示出,現代人維持單身的緣故,是因為沒有辦法遇見「真命天子」,適婚年紀大家都是單身,卻都在哀嘆找不到「另一半」呢?可能由於都會生活的型態,每個人都忙於工作,以前家族、親友撮和和媒人婆的式微,導致現代人每天奉獻給工作,疏忽了尋找自己未來的另一半。

當他們被問到選擇伴侶,最看重的是哪些部分?大家的選擇則依序是1.個性和人品2.是否有責任感3.對我好不好 4.興趣是否相符5.薪水收入等經濟條件6.學歷和工作能力。

這個結果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適婚男女在本身經濟獨立的情況下,最重視的反而回歸基本面,前兩項為對於另一半「人格個性」、「責任感」的期許,表示尋找另一半最重要是人格特質,接下來是「對我好不好」以及「興趣相符」,表示希望找到的人是個可以相處融洽的人,接下來才是「薪水收入」、「學經歷工作能力」。

儘管超過七成的人同意「尋找對象」這件事跟工作一樣是需要有計畫、有管理、持續努力的進行。但還是有高達四成的人認為找到合適的也是需要靠「緣分」。

儘管單身男女這麼的相信緣分,但是高達九成的人贊成「如果有一個相知相惜的伴侶,自己會更幸福」!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幸福來源於壓抑的解除,行為認知學派認為幸福是對積極思維的現實獎勵,人本主義則認為幸福是伴隨自我實現而產生的一種滿足的體驗,科學家們還試圖揭開產生幸福感的生理基礎。這篇文章介紹了“幸福學家”們的新發現,想知道怎樣更幸福嗎?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舉一個大家關心的幸福例子:收入水平與幸福之間並不是直線關係,而是曲線關係。在收入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會增加幸福;但當收入水平超過一定高度時,它的進一步提高未必會明顯增加幸福感。這是因為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收入帶動幸福的效應開始呈遞減態勢。收入水平越高,這種效應越小,以至達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一大目標,但“幸福”卻是個既不可捉摸又難以名狀的東西。經典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幸福來源於壓抑的解除,行為認知學派認為幸福是對積極思維的現實獎勵,人本主義則認為幸福是伴隨自我實現而產生的一種滿足的體驗。

  科學家們還試圖揭開產生幸福感的生理基礎,精神心理學家們試圖發現大腦中供幸福栖居的區域或褶皺,因為他們認定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其生理機制無疑根植於大腦中心,而實際上他們也已通過實驗證實:幸福者的大腦左前方葉顯示出的 “腦電流”更強,相反在大腦右前方葉中顯示出較強的“腦電流”多是那些精神抑郁或沮喪的人;而遺傳學家則在通過努力找到能喚起幸福感的基因,以及忙於論證遺傳因素對於一個人的幸福感是否能起決定作用。其實,主要由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組成的“幸福學”研究者們近些年來更是獲取了許許多多的科學新發現。

  金錢的多少不一定與幸福成正比。美國福布斯雜志曾經以美國最富有的400個人和另外1000多中、低收入者以及窮人為對象做了以“幸福指數”為專題的比較調查,讓他們從1到7選出一個數字,1代表“我感覺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覺非常幸福”。最后的統計結果顯示,超級富翁們的幸福指數是5.8,不算最高,而流浪漢的幸福指數為2.9。其實5.8並非很高的幸福指數——在過去20年間斷斷續續的調查中專家們還發現,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的幸福指數也是5.8。此外還有肯尼亞的游牧民族馬賽人,他們生活在簡陋骯臟的草棚內,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而快樂指數同樣為5.8。

  幸福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若即若離。傳統經濟理論認為,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公民的整體幸福水平,往往與該國家或該城市的GDP有著緊密的有機聯系,所以“幸福指數”首先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指標。

  但是,據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萊恩博士的研究:在最近40年間,自認“非常幸福”的美國人一直呈下降趨勢。一項最新統計還顯示,在1960 -2000年期間,按不變價格,美國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卻從40%下降到30%左右。在法國、英國和美國等經濟發展較快的歐美發達國家,最近的十幾年間,精神抑郁的人數卻在與年俱增,差不多占了總人口的11%左右,而在經濟發展相對遲緩的非洲國家,此比例僅為7%上下。對此萊恩解釋說,收入水平與幸福之間並不是直線關係,而是曲線關係。在收入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會增加幸福;但當收入水平超過一定高度時,它的進一步提高未必會明顯增加幸福感。這是因為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收入帶動幸福的效應開始呈遞減態勢。收入水平越高,這種效應越小,以至達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小康者的幸福感往往最強。據對中國上海、北京、杭州等6個大城市居民幸福程度所作的調查,幸福指數最高的人並不是收入最高的大款,當然也不是低收入者,而是那些月薪3000元上下的收入中等或中等偏高的小康者。

  無獨有偶:據英國《太陽報》報道,在對1萬名工人和5000個家庭進行的調查中,自稱“最感幸福”的英國人每周平均只掙255英鎊—— 從收入來講這也屬於英國的小康者。阿伯丁大學的利奧塔爾迪教授指出:“這些小康者之所以比高收入者更感幸福,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工作的時間短,責任輕,因此壓力也很小,而且也能比高薪者擁有更多的時間或機會跟家人或朋友廝守在一起,充分享受天倫之樂或溫暖的友情。由此看來收入並不是一切,雖然他們支付不起海外度假或購買名牌車,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對生活不滿意。”

  幸福更在過程,而非結果。一個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各種心理需要都會得到及時的滿足,是肯定沒有幸福感的。因為幸福感往往在追求的過程中發育。實際上幸福存在於心理滿足過程之中,存在於自身潛能發揮過程之中。

  幸福是無數“小樂”的日積月累。有一個心理實驗,請受試者關注自己的心情六周,每個人身上都帶著電子測定器,記錄他們當時的感覺以及快樂的程度。測試結果多少有點令人感到意外:一個人的幸福感竟然來自多次的“感覺良好”,而不是僅僅一次短暫的“大樂”。一些很簡單的“小樂”,諸如和孩子出去放風箏、和朋友去野外踏青或享受一次自己制作的美味等等——這些並不起眼的“小樂”加起來卻往往遠遠勝過短暫的“大樂”。

  幸福與年齡關係不大。早期的幸福感研究者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幸福感會呈下降的趨勢。然而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人們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滿意感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有昇高的趨勢。一些研究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人實際上能夠根據自家年齡的變化對自己的目標作出適當的調整。一項針對英國和美國居民的大規模抽樣調查研究表明,年齡與幸福感之間存在U型曲線關係,U型的最低點在40歲左右。

  婚姻並不一定明顯提昇當事人的幸福感。婚姻往往被人們視為幸福人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已被西方許多研究者反復證實。在他們看來,因為有配偶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婚姻因素會有助於提高幸福感水平。有人甚至將已婚者和未婚者之間幸福體驗的差異比作“幸福裂谷”。然而,許多研究表明婚姻對幸福感的影響並不這樣強大。一些研究結果表明,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人的幸福體驗與婚姻狀況之間的相關係數在逐漸下降。研究者認為,在美國出現的這種變化應當歸因於離婚率的上昇和未婚同居現象的增多。這兩種現象使得已婚者與未婚者之間的“幸福裂谷”明顯地縮小了。

  幸福也和遺傳相關。美國最近的調查顯示,人是否感到快樂和幸福也與遺傳有關。明尼蘇達大學的行為遺傳學家里堅博士分析1500對雙胞胎時發現,即使他們中的一個做大學校長,另一個做水管工人,同卵雙胞胎對人生的滿意程度完全相同,即他們要麼都很快樂,要麼都很不快樂。

  不過,遺傳對人性格的影響也是相對的,因為不同的后天條件,如環境、教養等對同一種類型的人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正如心理學家認為,性格作為個人對客觀現實穩定的態度,它受遺傳素質、生活環境、文化因素、社會階層及家庭和學校等因素多方面的影響,人的性格是在獨特的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化過程所形成的。

  使用左腦過多不幸福。美國一位叫霍華·克萊貝爾的心理學家幾年前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現在絕大多數人已習慣利用左腦去看待問題和思考生活,這樣做的結果會使人感受輕松愉快的能力下降。不僅如此,過度使用左腦而忽視右腦還是失眠、焦慮症、抑郁症等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

  好勝心過強不幸福。在現代社會,一個人不敢競爭自然不是好事。但物極必反:要是競爭心太猛就會發展為好勝心。而據美國科學家的新研究,好勝者大多心率較快,血壓偏高,睡眠不好,消化不良經常發生。由於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經性、皮膚性疾病甚至癌症。據計算,好勝心過強折壽最多可達10年!

作者:唐若水 /來源《光明日報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對現代年輕人來說,似乎不那麼適用。站在21世紀的今天再看婚姻,一批新式的婚姻族群正在你我身邊悄悄誕生蔓延。他們崇尚自由,深信快樂至上;很多人被稱為X領,他們高度自我,重視生活質量。婚姻並不意味著占有,他們在婚姻生活中仍然保持獨立,以下是從網絡搜集了一些常見又另類的婚姻形式。

  隱婚 如果你也是一位未婚的OFFICELADY,當你和你的同事們仍然在為花落誰家而煩惱的時候,也許你難以置信,在你身邊,或許已經潛藏了一群“隱婚族”。她們明明已經結婚,卻仍然過著“單身”的生活。在與她(他)的交往中,你完全看不到任何已婚的跡象,甚至當你光臨她的“寒舍”時,也找不著蛛絲馬跡。她們是如此善於隱藏,讓人永遠以為她們是快樂或孤獨的單身族。

  閃婚 你還在為了解你的戀人而費盡心思嗎?你還在相信,從相知到相許,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閃婚族對這一套嗤之以鼻。他們相信海枯石爛,只需要一個瞬間。前不久,有個在手機聊天室工作的女孩,跟一個素不相識的小伙子用手機聊了7個小時后,從沒見過面的兩人就決定登記結婚,他們創造了中國閃婚的新紀錄。在這個資訊四通八達的社會,3秒鐘墜入愛河,幾小時緣定終身的“婚戀快餐”似乎已經快是一道開胃的主菜了。

  丁克族 丁克,是英文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的縮寫DINK的譯音,意即雙收入、無子女的家庭結構。丁克族取消了傳統家庭得以維系的兩點:一是孩子,認為家庭不是建立在繁衍后代的基礎上;二是經濟,認為家庭不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夫妻雙方在經濟上都是獨立的,自主的。丁克族的家庭,認為情愛和性以及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婚姻的基礎。並且,如果沒有了孩子的負擔,婚姻生活質量將更高,不必沉湎在日常家庭瑣碎之中,情感更純粹,也能保持各自的人格獨立。

  週末婚 週末婚是一種新鮮的婚姻形式,即,男女雙方領了結婚證,在法律名義上是夫妻,但在週一到週五工作日,住各自的房子,過各自的單身生活,只是在週末聚居在一起,過夫妻生活。週末婚的熱潮,先是因為日本電視劇《週末婚》的播放,后在中國一些大城市被白領階層效仿。認為能夠維持男女雙方各自精神生活和經濟的獨立,有各自的私人空間和隱祕生活,同時保持婚姻的新鮮感,週末時的聚會能夠調整到好的狀態,而不會出現傳統婚姻的“審美疲勞”和家庭瑣碎。

  群婚 現在中國雲南的摩梭人在保持一夫一妻制的同時,有“走婚”的現象,可以和其他的男子或女子保持性關係,其實就是群婚的遺留狀態。至於在現代社會中維持正常的婚姻狀態下,一些高收入高文化的白領,玩的集體換妻游戲,雖不是正常狀態,但反映了一夫一妻制在解決性本能問題上的困境。

  試婚 試婚,顧名思義,就是嘗試婚姻,即男女雙方為了考察性情及性愛上是否“匹配”,是否能在真正的婚姻生活中協調而作的嘗試。是一種“準婚姻”狀態,不承擔婚姻所具備的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試婚概念提出后,就有不同的意見,贊成者認為可以避免家庭悲劇,同時,現在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的現象已經很普遍,試婚能夠使這些現象通過正常的途徑來解決;反對者認為試婚可能導致性泛濫,導致賣淫合法化,甚至成為玩弄異性的手段,並且一段時間的試婚,並不能根本解決未來婚姻中出現的問題,而試婚期間,雙方的權利義務也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無性婚 無性婚姻,就是夫妻有婚姻之名,卻沒有性的生活。有調查披露:在已婚或同居的男女中,每個月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超過了四分之一(28.7%);在最近的一年里連一次性生活都沒有的則占6.2%。無性婚的原因很多,或者是疾病,或者是工作壓力大,或者是審美疲勞。后兩個因素在現代都市中占相當比重。無性婚一方面阻礙婚姻的良性發展,一方面是婚外性的泛濫,兩者都容易導致離異。

  同性婚 同性婚就是同性之間的婚姻關係。在法律上明確和保障同性戀者的權利與義務,是同性戀者一直在爭取的,並為此引發了各種論爭。1988年12月丹麥國會通過“同性戀婚姻法”,使丹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同性婚被法律認可的國家。到目前為止,只有荷蘭、比利時、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已將同性婚姻合法化。

  合約婚 婚姻就是一紙合約,是男女之間簽定的契約。只不過在傳統家庭中,這個契約只要存在,就是無限的、終身的,除非解除了契約。不久前社會學家李銀河提出的“合約婚姻法案”是針對同性戀者的。

  寵物婚 她們並不是什麼異類,同樣喜歡SHOPPING,喜歡LANCOME和CHANEL。她們有自己喜歡的男人,與他們約會,並且親昵,偶爾發生一兩次艷遇。但是比起男人,她們的寵物才是所愛。如果一定要有婚姻。她們的選擇是自己的寵物,而不是某一位男士。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代物理中提出一條測不準原理,也就是當你觀察到事物的時候,你已經在不可避免的改變著你的觀察對象了。這條原理在愛情上同樣適用,我們所追求到的永遠不是對象自在時候的樣子,我們的追尋必然改變著我們所追尋的。而這種改變,有時是悲劇性的變化,當你得到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他(她)已經不再是他(她)了。

  近代物理中提出一條測不準原理,也就是當你觀察到事物的時候,你已經在不可避免的改變著你的觀察對象了。

  這條原理有一定的普適性,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條悲劇性的原理。

  它告訴我們,我們所追求到的永遠不是對象自在時候的樣子,我們的追尋必然改變著我們所追尋的。而這種改變,有時是悲劇性的變化,當你得到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他(她)已經不再是他(她)了。

  執著的追求會改變一個人,而被追尋同樣可以改變一個人。前者是因為心中充斥了獲取,而后者則是找到了依賴。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容易失去的東西卻是自我。生活在一起的人們,同樣也會相互改變。而且我所說的,決不只限於愛情。

  所以,愛上一個人,請盡量輕柔的對待他(她),給他(她)一份自由生長的空間,盡量不要去改變他(她)。

  在任何時候,不能失去的是自我。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必定會使所有期望從這本書得到掌握愛的藝術祕訣的讀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這本書要告訴讀者,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因此對他們來說,關鍵是: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愛?人們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他們認為愛本身十分簡單,困難在於找到愛的對象或被愛的對象。事實是:人們往往把那種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愛情的表現,而實際上這只是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是多麼地寂寞。難道只有獲取名利才值得人們付出代價?而“愛情”只是一種不值得人們付出的奢望?

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對一件事了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德國哲學家巴拉塞爾士)

愛是一門藝術嗎?

愛是一門藝術嗎?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或者愛僅僅是一種偶然產生的令人心蕩神怡的感受,只有幸運兒才能“墮入”愛的情網呢?這本小冊子(指《愛的藝術》)以第一種假設為基礎,而大多數人毫無疑問相信第二種假設。

但這大多數人決不認為愛情無關緊要,相反他們追求愛情。悲歡離合的愛情電影他們百看不厭,百般無聊的愛情歌曲他們百聽不煩。但他們之中沒有人認為,人們本可以學會去愛。

他們之所以持有這種特殊態度是有其各種原因的,這些原因反過來又分別地或總和地加強了他們的這一態度。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因此對他們來說,關鍵是: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採取了各種途徑。男子通常採取的方法是在其社會地位所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地去獲得名利和權力,而女子則是通過保持身段和服飾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歡採用的方式則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舉止,有趣的談吐,樂於助人,謙虛和謹慎。為了使自己值得被人愛而採用的許多方法與人們要在社會上獲得成功所採用的方法雷同,即都是“要贏得朋友和對他人施加影響”。事實上,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愛”無非是贏得人心和對異性有吸引力這兩種傾向的混合物而已。

產生在愛這件事上一無可學這一看法的第二個原因是人們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他們認為愛本身十分簡單,困難在於找到愛的對象或被愛的對象。產生這一看法有多種原因,這些原因的根源基於現代社會的發展。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二十世紀在選擇“愛的對象”方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十九世紀在許多傳統的文化中愛情往往不是自發的、最后導致婚姻的個人經曆。婚姻多半是通過男女雙方的家庭、介紹人或者在沒有撮合者的情況下以條約的方式確定下來並進行的。婚姻要門當戶對。至於愛情,人們認為婚后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但最近幾十年來,浪漫式的愛情這一概念在西方世界已被普遍承認。盡管傳統形式在美國依然可見,但人們更多的是尋求“浪漫式的愛情”,尋求個人的會導致辯證法的愛情經曆。這種自由戀愛的新方式必定會大大提高愛的對象的重要性,而不是愛情本身的作用意義。

同這一因素緊密相關的是當代文化的特點。我們的全部文化是以購買欲以及互利互換的觀念為基礎。現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賞櫥窗,用現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他力所能及的物品。反之亦是如此。“有魅力”一般就是指這個人有許多令人喜愛、目前又是人口市場上被人問津的特點。什麼東西能使一個人有魅力則取決於一時的時髦,這不僅指一個人的生理條件,也包括他的精神氣質。二十年代,一個抽煙、喝酒、難以捉摸和有性感的女子被看作是富有魅力,而今天則要求女子能操持家務,為人要謹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富有刺激性和雄心勃勃的男子具有魅力,如今卻是心地厚道的男子更受歡迎。(歸根結蒂愛情的產生往往是以權衡對方及本人的交換價值為前提。)我想做一筆交易,那我既要考慮從社會價值的角度出發,對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慮基於我的一目了然的實力以及潛在的實力,對方會不會看中我。這樣當男女雙方感覺到在考慮到他們本身的交換價值的情況下,已經找到市場上所提供的最合適的對象,他們就開始相愛。在這筆交易中,如同購買地皮一樣,對方的有發展前途的潛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個商業化占統治地位以及把物質成功看得高於一切的文化中,事實上是沒有理由對下列事實抱有吃驚的態度: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關係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勞動力市場一樣的基本原則。

產生在愛情這件事上一無可學這一看法的第三個錯誤是人們不了解“墮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如果我們用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這兩個英文搭配也許就能更清楚地區分這兩個概念。兩個迄今為止同我們一樣是相互陌生的人,當他們突然決定拆除使他倆分隔的那堵高墻,相許對方,融為一體時,他倆相結合的一剎那就成為最幸福、最激動人心的經曆。這一經曆對那些迄今為止沒有享受過愛情的孤獨者來說就更顯美好和不可思議。這種男女之間突如其發的奇跡般的親密之所以容易發生,往往是同性的吸引力和性結合密切相關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這種類型的愛情就其本質來說不可能持久。這兩個人雖然熟諳對方,但他倆之間的信任會越來越失去其奇跡般的特點,一直到隔離、失望和無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為止。當然一開始雙方都不會想到這點。事實是: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愛情的表現,而實際上這只是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是多麼地寂寞。

再也沒有比愛情更容易的了——這一看法盡管一再被證實是錯誤的,但至今還占主導地位。再也找不出一種行為或一項行動像愛情那樣以如此巨大的希望開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而告終。如果是別的事,人們會想方設法找出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以利再戰或者永遠洗手不干。但因為人們不可能永遠放棄愛情,所以看起來只有一條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愛情的挫折,找到原因並去探究愛情的意義。

在這方面採取的第一個步驟是:要認識愛情是一門藝術。人們要學會愛情,就得像學其他的藝術—如音樂,繪畫,木工或者醫療藝術和技術一樣的行動。

學會一門藝術的必要步驟是什麼?

可以簡單地把學會一門藝術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掌握理論,二是掌握實踐。學醫的人首先要認識人體的結構和各種疾病的症兆。但光有理論還無法行醫。只有通過長期的實踐活動,一直到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融會貫通起來變成靈感—也就是掌握了藝術的靈魂,才能成為一名大師。要成為大師,除了學習理論和實踐外還有第三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成為大師看得高於一切,這一目標必須占據他整個身心。這一點既適用於音樂、醫學、雕塑—也適用於愛情。這里也許就解釋了為什麼在我們這個社會有不少人經常不斷地遭受愛情的挫折,卻很少有人去努力學會愛情這門藝術。人們一方面渴望愛情,另一方面卻把其他的東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權力看得重於愛情。我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於努力達到上述目的,卻很少用來學會愛情這門藝術。

難道只有獲取名利才值得人們付出代價?而“愛情”—只對靈魂有用,在現代意義上毫無用處的愛情只是一種奢望,一種不值得人們付出代價的奢望嗎?且不管世俗之見,在下面的討論中我將分兩部分探討愛情的藝術這一問題。

本子摘自《愛的藝術》第一章/作者:艾·弗羅姆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葉舲 

 常聽人說「沒有理財觀念」,指的是荷包裡的金錢,而情人節將屆,你對於愛情有沒有管理概念?
 談到理財,大家都知道有投資才有報酬,可是愛情呢?想要網住好的機會,享受愛情的甜蜜,期盼婚姻的到來,該怎麼投資、怎麼經營? 

 根據內政部主計處統計資料,雖然台灣適婚年齡的男多於女,但是女性初婚年齡不但向後延,更呈現學歷愈高,未婚比例愈高的情況,不論年齡層,大專以上幾乎都比高中以下學歷多兩倍,目前國內二十歲至卅九歲的青壯年代,就有一半仍未婚。婚姻中很重要的生育考量,產生了三十歲的門檻。今年主計處統計,未婚單身族高達兩百六十七萬人,其中適婚年齡廿五歲到廿九歲之間未婚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六點九,首度突破五成大關。
 既然有這麼多的男性想婚,又有這麼多的女性未婚,為何大家都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呢?究竟這些適婚年齡的男女都在哪裡? 

 根據經濟部資訊處「產業電子化指標與標準研究」計畫的統計,到今年六月止,台灣的上網人口,已達八百九十萬人。不容否認,現在使用網路的主要年齡層,正巧就和適婚年齡層相同。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個性強悍或者柔軟,生活豐富或者寂寞,單身男女們都在內心深處有個疑問:那個百分之百的另一半到底是誰? 

 書店裡總有琳琅滿目的兩性關係書籍,但如果身邊沒有個對象,讀起來也有如紙上談兵,不如就從現在起,我們來先擬個戰鬥計畫,千萬別讓自己下一個情人節又告吹啦。

輕度區
目標達成一年

適合族群:社會新鮮人,抱持可遇而非強求愛情心態者。

 想要找到對的人,就要先找到自己的目標狙擊區。
 與其找到一個情人之後才發現興趣不同浪費青春,不如直接在兩人有相同的興趣之下,去認識跟自己有著相同喜好的情人。 

保守估計,全台灣每天都有百萬人次上網交友,現代人時常藉由上網紓解壓力,所以請加入和自己興趣相關的聊天社群,這個共通的興趣就形成最好的文字互動話題,進而了解此一主題同好社群中其他同伴們,相信有著共同嗜好的一群人當中,會更容易找到琴瑟和鳴的好對象。 

 不要接受聊天一兩次就提出邀約見面的提議,現在數位相機如此普及,連手機都有照相功能的今天,有心交友的你,千萬別忽略給自己來張宣傳照。自然不需做作的照片通常擁有最好的效果,畢竟人與人交往,對方是否是自己順眼的類型是很重要的。若害怕一對一的網友單獨碰面會尷尬或有危險,那麼大型的網友聚會就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是寵物的愛好者,就可以參加狗聚貓聚鼠聚等等的寵物主題聚會;如果你是拿了麥克風就所向披靡的KTV國王皇后,那就加入歌聚去認識更多同好吧。 

 此外,參加各式座談會也是很好的交友管道,如果你想認識在金融界學有專精的人,那麼不妨多去聆聽一些相關的演講,也許就在會場中,你會發現理想的對象可以一起切磋討論,不需抱著交往心態也就不用覺得扭捏尷尬。甚至有時講師年輕未婚,也可以列入自己的交友目標當中!一方面精進自己的內在學養,給自己的靈魂加分,二方面也可以拓展人脈,無論是在愛情或者是工作上。

 但女性請注意,除非妳已經要步上紅毯,正在攻讀新娘先修班,否則請別參加女性特質太強的活動,例如:插花講座、縫紉聚會、糕點烹飪班……。

中度區
目標達成六個月

適合族群:入社會已經超過三年仍反覆尋覓合適愛侶者。

 單身厭倦了嗎?別繼續在心中盤算著究竟這是第幾個單身情人節了,可以肯定的是,王子或公主絕對不會從電視機中走出來牽起你的手,所以請起身,我們要主動出擊。 

 不要在週五週六的夜晚將自己鎖在屋內,除非你真的從此就只想跟電視機廝守終老。挑件或許並非舒適卻可以展露曲線魅力的衣服,花費比平時雙倍用心在髮型上,男生灑點清淡的古龍水,女生穿小可愛或無袖洋裝搭配剪裁合宜的外套,都相當討好。帶著乾淨清爽的外貌去認真經營自己的社交圈,約約朋友同事們吃飯碰面、去PUB或者lounge bar喝杯小酒飲料,重點是有自信地將自己暴露在公眾場合,無論同桌中是否有理想對象,至少整個環境充滿了機會,可以等待他人來認識你,也可以主動去攀談其他你有興趣認識的陌生人。 

 想要追求的是一段能永久穩固的關係,選擇目標時就得更加小心,在攀談他人之前,你要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人。自信無論在感情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是重要的,交談的時候一定要有信心,千萬別弓著肩、環著手臂、雙眼注視地上,只要秉著從容堅定的微笑,讓對方覺得你是個不錯的人,跟你談話是愉快的。不需緊張去思索該講些什麼聊些什麼,不需要害怕被拒絕,換個想法,你只是給彼此一個認識的機會,也用不著擔心說錯話或出糗,因為擔心的越多就越容易因為緊張而出錯,給你一個最簡單的愉快談話通則:讚美對方當作話題,永遠是最好的開端。

重度區:
目標達成三個月
適合族群:人生計畫中婚齡將屆,或周遭好友只剩下自己單身者請服此帖。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請火力全開,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所以把握所有認識他人的機會,除了廣發「想婚電波」給周遭親朋好友,請大家為你介紹好男或好女,必要時,請不吝拜訪所謂的婚友社,請專業紅娘為你牽線。

 最近新興的婚友社一改過去呆版尷尬的介紹模式,以俱樂部型式採用最新穎的行銷手段,網羅想婚的鑽石級精英,沒有傳統相親還有個媒婆和親友團七嘴八舌的嘈雜,也不會出現傳統婚友社一對一關在小空間內的尷尬氣氛,取而代之的,是在自然活潑狀況下三對三的去認識新朋友,也提供漂亮舒適的會館以給予會員的高度隱私。

 在面對相親或者婚友社介紹的朋友時,請放棄找尋白馬王子或者夢中情人,因為這兩者都是不存在的,情人之所以可貴,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懂得欣賞你。這樣的說法並不是要你放棄夢想隨便找個人嫁娶,是建議你不要因為對方差一點點而未能達到你所設定的標準,就把他三振出局。要快速找到對的人,請從欣賞的角度去看身邊的男士(女士)們,而別再拿著尺時時刻刻丈量著他們。放下對於相親這個活動的負面觀感吧!現在這時代已不是條件差才來相親,重點是在希望更有效率地找到理想的另一半。 

 多對身邊的人釋放友善,隨時隨地展現自己美好的一面,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三個月後有可能跟你在一起的那個人,會不會就是你的鄰居、同事或是某個對你傾心的路人。

 多數的人會在工作上全力以赴求得好的成果,愛情何嘗不是如此,如果你可以做到全方位的努力,時常面帶微笑,為求拓展生活圈而多認識他人,不侷限於異性喔!並不是鼓勵你男女通吃,而是要你別輕忽任何可能,也許你結交了一個同性的好友,但他的兄弟姐妹或者是他的朋友圈之中,也許就會出現你的另一半也說不定!


特殊狩獵區

 
竹科新貴
適合族群:完全目標導向,對某單一特殊族群有強烈喜好者。

 許多女生想認識工作忙碌生活作息規律的竹科黃金單身漢,但想認識竹科男其實一點都不難。現在在科學園區附近,有許多針對單身竹科男設計的單身俱樂部,每週舉辦各種活動,如果竹科男是妳的目標族群,不妨從這類活動開始著手。
 只是,兩個人的認識只是開始,如果要長久的交往下去,就要對他們的工作有特別的認知。例如許多園區科技新貴,雖然專業腦袋不錯,卻常表現得像呆頭鵝,部份男士和女方約會幾次後,就因為自己工作勞累而要對方從台北下新竹去看他,搞得女方奔波疲累不堪,使原本到手的戀愛頓時告吹。所以各位要抱持著多體諒的心理準備,如此一來愛情才走的穩喔!

異國戀
適合族群:具有基本語言溝通能力且嚮往不同文化的語言、思考模式的戀愛者。

 想釣魚,要找到魚群出沒的地方,想找外國人,當然就要到外國人的地盤上去找囉。
 現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在外國的交友網站上留下妳的交友資料,會是一個快速省事的管道。選張美美的照片、儘量介紹自己表達自己,由於外國人的審美觀和本國人有相當的差異,只要能有自信的表達自己,自然就會很迷人。
 如果有旅遊或出國短期遊學充電的打算,更是展開異國戀曲的大好機會。將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求助於異國友人吧,那會是再好不過的交往契機,看不懂商品的說明?搞不清街道方向?買不到生活用品?遇到種種小困難都不需愁眉不展,因為這些可能都是浪漫故事的開端,男女之間只要有多些互動,隨時一段戀情都有可能發生!

 有句話說男人像酒,愈陳愈香;女人像茶,愈沖愈淡;不知未婚男女們是否聽過?無論未婚的你是處在哪一個年齡層,只要嚮往愛情,認真用心去努力,時常反省自己,檢討自我,調整自己的愛情心態是很重要的。 

 現在大家都覺得自己條件好,所以年齡、外表、學歷、職業、個性統統要挑,還加上有的沒的要求一大堆,但是為何這麼多優秀的人結不了婚,其實最主要的是自己要能真心的檢討。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也是人際溝通的一種,先瞭解自己的情感需求,朝著目標徹底執行,下回,被小愛神邱比特射中的人就會是你了!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惠如
 
 貧窮、失業、減薪,到處流竄著負面的消息,讓人感覺彷彿走在黑暗的通道,惶惶不 知黑暗何時結束,通道會引向何方?但無論怎樣的黑暗年代,總有人幸福、怡然地生活著。他們到底掌握了什麼密碼?他們的幸福是什麼?
 
她的丈夫是台商,她因為工作必須留在台灣。為了經營分偶婚姻,每次去探望老公, 她總會帶滿台灣最新的書報雜誌,讓先生不和台灣脫。旅行袋很重,她的肩頭經常被旅行袋勒出兩道淤青。雖然她知道男人在大陸,不少人會搞怪,但她始終深信,那不會是那老實木訥的丈夫。當她聽到丈夫外遇的傳聞,不但不信,還動了肝火「誰在造謠,有什麼目的?」 愈來愈多的證據呈現眼前,她不能相信苦心經營的婚姻也會生變「為什麼?我到底做錯什麼?」 她是王瑞琪,一位婚姻專家。
 
 
高大、黝黑的柯輝鴻從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就一直在同一家紡織廠上班,從業務拚到協理,也幫公司建廠、股票上市。終於事業有成,他和老婆、小孩辦好澳洲移民,想要好好過下半輩子,就在出發前夕,他發現腰間不退的紅疹是一種稱為表皮性淋巴瘤的癌症。
 
無論怎麼努力,無論在人生路上苦苦追求,有時幸福卻像手中的沙,即使用力握緊,還是從指縫流失。 而外在現實更如苦海,一波波拍打人。
 
在台灣,已有50%的上市公司前往國外或大陸投資,外派、和親人聚少離多,在異鄉忍受寂寞,成為許多人身不由己的選擇。經濟成長率下降、失業率上揚,每個人都在失業、減薪、裁員的陰影下賣命工作,卻不見得能保住工作。
 
而枕邊的那個人也不見得會帶給你幸福。離婚率已達千分之2.5,創10年來新高;一項最新的調查發現,台灣28%的已婚男女希 望一朝醒來是單身,超過美國、澳洲等國。
 
 
人人都鬱鬱寡歡的時代,幸福成為一種商品訴求。結婚喜餅用喜悅感染你,廣告詞說「一定要幸福哦!」;
也有餐廳推出號稱讓人感到幸福的美食饗宴; 電視上偶像劇的戀人們,談著奇蹟般的戀愛。「書名只要有『幸福』兩個字,就會賣,」一家出版社的高階主管說。在大家覺得說幸福太沈重,只能用消費獲得虛構的幸福感之際,為什麼還是有人能幸福、怡然地生活著? 他們並非天賦異稟或家財萬貫,甚至還有永世的缺陷,究竟他們掌握了什麼幸福密碼?
 
 
密碼一:不幸召喚幸福 
 
不可思議的是,不幸反而能召喚幸福,聽起來有點「何不食肉糜」,但事實卻是如此。人在順境時,往往虛擲幸福,將幸福視為理所當然,直到困境低潮,絕處逢生,方能品嚐幸福滋味。 
 
中時晚報副總主筆彭蕙仙在離婚後,帶著幾個月大的女兒逃回家,母親覺得很沒面子,常說:「我怎麼那麼倒楣,生個女兒來離婚,」連街坊鄰居問起,母親都說:「她只是回來住幾天。」 後來父親過世,妹妹陸續出嫁,彭蕙仙的女兒漸長,活潑又貼心,媽媽費心照料,三人相依為命的生活模式就此確立。彭蕙仙想,如果不是離婚,也無法天天陪伴媽媽;如果不是父親過世,母親也無法張羅女兒。 「很意外地,我們在礫石般的現實中,琢磨出晶瑩珠亮,」她承認。
 
在pub被人所傷,右手無法再彈吉他的創作歌手陳昇,出院後反而更確定,就算從此不 能寫歌,也要用其他方式創作不懈,「現在每天都是得意的一天,」他篤定地說。回過頭想,現在台灣經濟的停滯未嘗不是一種禮物,讓「愛拚才會贏」的台灣人檢視自己:到底我要什麼樣的生活?什麼讓我覺得幸福?
 
 
密碼二:和內在相合一
 
每個人都有自己幸福的定義和組合,但對作家平路而言「和自己內在啟示愈發合一時,幸福感愈高。」
愈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自己,愈能得到幸福。
 
覺察自己絕對不是簡單任務。
從每個微小細節體會自己,也許是某本書、某部電影、某段感情、某個困境,讓你看到自己本來的模樣。
 
 暢銷作家侯文詠在近中年時,毅然辭去大醫院麻醉醫師的工作,專心從事寫作。他在《我的天才夢》中寫道:「或許人生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 吧,一個人生命中最了不起的成就,無非就是發現自己和勇敢成為自己。」 勇敢成為自己之後,生命多了分篤定,不畏別人的眼光。
 
 前國際票券副總經理齊寧媛曾經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國際金融會議,以穿旗袍的銀行家聞名。當她退休後,除了當志工外,一天到晚遊山玩水,朋友擔心她花光老本、流落街頭;她獨居,旁人也擔心她危險、孤獨。但她以一貫的自由與豁達說:「人到一個年紀,需要擔心的事其實很少。你說,除了該去(天堂)報到,還有什麼事?」
 
 
密碼三:規劃自我,理性實踐
 
 著有《幸福時光》的彭蕙仙認為,幸福不是直覺,而是理性的實踐過程,「管好自己就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是從天而降的禮物,仍須辛勤耕耘。她提出幸福需要三個S:Specify(專注)、Supervise(監督)和 Simplify(簡 化)。
專注就是找到自己所要,而監督是管理自己的能力。從養成某個習慣開始,讓你叫得動自己,能夠督促自己往前邁進。陳蕙玲一直有睡眠問題,其實也不是有多大的心理壓力,每天上床的時間都不固定,睡眠品質亂七八糟。 後來她決心改變,她看到雜誌上建議,可以掀開窗簾讓太陽叫醒你,她覺得點子不錯,學著開始實踐,一天天逐漸養成習慣,後來終於起床不再那麼痛苦,心裡多了幾分踏實。
 
繁忙帶來煩躁,簡化帶來自在。彭蕙仙對朋友說,寫E-mail給她主旨一定要寫清楚,否則她一定殺掉。 E-mail的發明原本為了聯絡上的方便,現在每天反而花了太多時間在讀它,而且「病 毒永遠比我的時間多,」她說。
 
「為了讓生命中的幸福片刻鮮活似海,你必須每天練習去想起它、採集它,正如婦女們為溫暖而採集木塊裝在圍裙一樣」在法國獲得《Elle雜誌》女性讀者大獎的作家馮絲瓦茲樂菲芙認為。
 
 
密碼四:不吝惜與別人分享
 
生命有不同角色,幸福並非獨善其身。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中,罹患癌症的老師莫瑞對學生說,
唯有「不吝惜將 自己擁有的東西和別人分享」,才會得到滿足。真正值得擁有的東西,並不是金錢,而是關懷、時間和才能。
 
美國女性健康權威蘇珊.樂芙,因為從小目睹親友受乳癌之苦,就算外科不歡迎女生,依舊堅持完成學業,並勇敢說出醫界不敢說的話。來台訪問期間,有乳癌患者紅著眼睛要她簽名,感謝她所寫的《乳房聖經》陪伴她走過最痛苦的時期。 她的關懷穿越了語言的界線,身旁的工作人員也感受到她的熱力四射。
 
 
密碼五:擁抱當下,超越無常
 
光是積極、努力並不夠,幸福並不是新年新志願,握在手中就是擁有,更需要泰然的態度。長時間在安寧病房輔導病患和工作人員的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余德慧認為,英文裡的well-being常譯成「幸福」,但他覺得那是一種「泰然」。
 
幸福本來就如潮汐,原本以為的幸福會被「無常」打成碎片, 唯有謙卑地把自己放置在生命的根部,幸福才會像氣球一樣上升。
 
 
在29歲花樣年華得到乳癌的陳美秀,失去一個乳房後,曾以淚洗面,也曾經想尋死,但現在她卻笑容滿面。
因為後來她想:「如果沒有得乳癌,我現在的個性不會那麼溫柔,會是一個很兇悍、對事業很拚的人,我無法感受別人對我的恩惠、感謝別人對我的好。」
 
曾經旅行過80幾個國家,走過青康藏高原、撒哈拉沙漠的旅行作家褚士瑩,每上一次飛機,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後一天,對人生反而多了明心見性的洞察。問他如果只能保留一段回憶上天國,他要保留哪一段?他沒有回答驚心動魄的旅程或浪漫經歷,反而回答每個人每天都可以做到的事:「和心愛的人坐一起看電視,在我的心裡,幸福也不過如此。」
 
 
面對當前經濟的嚴峻考驗,我們彷彿身處黑暗的甬道,惶惶不知黑暗何時結束,或甬道會引向何方; 但我們仍試圖在婚姻愛情、工作、生活中,找到前方透亮的幸福光芒。
 
全球譯成42個語言,銷售超過仟萬冊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老人對牧羊少年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
 
想要幸福嗎?生命對勇於實現的人,總是慷慨。《摘自康健雜誌》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旁的女性朋友最常問我的問題是:「好男人都死到哪去了?」

做為她們心中的愛情專家,我會扶扶眼鏡、故做智者地說:「唉呀,別氣餒嘛,好男人很多啊!你看東區那麼多甜蜜的情侶,難道那些女生都將就了壞男人嗎?」「所以好男人都被搶光了嘛!」「誰說的,我就認識很多個!」「那你替我介紹!」我打開PDA,卻不知道可以介紹誰。嗯……這樣說吧,我都把這些女性朋友當做妹妹,而我不會把妹妹介紹給王八烏龜。


我關上PDA,自然要問她:「那你心目中的好男人是什麼樣子?」「外表不重要……」我鬆了一口氣,我認識的都是好學生,而會唸書的通常長得不像Mel Gibson,「但要175以上,有正當工作,不能太土,最好要有留學經驗。成熟,所以要三十二、三歲左右。自己住,不能到現在還是讓媽媽幫他洗衣服。喜歡旅行,不能每次約會都看電影。錢賺得比我多,這是為他著想,免得他跟我在一起時有自卑感。當然,忠誠是最基本的,我最討厭花心的男人……」

我的心往下沉,邊聽邊想:我幫不了你,你需要獵人頭公司。

因為根據她第一個條件,我就不是好男人。這也就罷了,如果要175,連湯姆克魯斯都不是好男人!「為什麼要175?台灣有多少男人175?」「總要比我高一個頭,我們照相才會好看啊!」「你找男朋友是要談戀愛,還是開照相館!」

我的PDA中的確有符合以上所有條件的朋友,可惜他們都已經結婚。但就算是這些比較進化的品種,也是在婚後好幾年,在老婆慢慢調教之下,才慢慢進入上述的境界。比如說旅行,大部分的男人都討厭旅行。追對方時,當然可以陪她去中橫,一旦追到手,我們只想在家看ESPN。再說花心,哈囉,你住在地球嗎?男人當然都是花心的!只是敢不敢表現出來而已。就像癌細胞,每個人都有,只是有些人不會發病。

「嗯……有趣的條件,我幫你注意一下。」通常我會在這裏掛電話,騙她說我要去開會。以後她打電話來故意不接,免得再聽一次同樣的怨言。我躲她,並不是因為她是壞人。這些朋友都是好女人,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我一定立刻跟她們結婚。但她們有某種個性、某種標準,讓愛情很難發生。

你身旁一定也有這樣的「好女人」:二十五到三十五不等,保養做得滿分。沒有男朋友不是因為不漂亮,稍微打扮不會輸給蕭薔。她們有不錯的學歷,美伊戰爭講得出一番道理。在有頭有臉的公司上班,上班時間在Messenger但還是有責任感。過去也愛過幾個男孩子,不過講起前男友都只有「幼稚」。現在在學佛拉明哥舞,沒課的晚上都在公司加班。她們有一群同病相憐的同性朋友,星期四的晚上一起看「慾望城市」。交換新認識的男人的資訊,最後才發現講的是同一個花花公子。她們都算過命、傷過心、相過親,被老媽逼得很緊。她們都喜歡唱林憶蓮的「至少還有你」,但現實中就是沒有人能讓她們滿意!

「誰叫你這麼挑!」

「哪有?我只是寧缺勿濫而已!」

我搖搖頭,「就說『不能太土』好了。上次給你介紹的那個男的是留美的碩士,怎麼會太土呢?」「可是他講英文有一個怪怪的口音。」「我們是中國人,講英文當然有怪怪的口音!」「可是……他太local了!」「怎麼說?」「我聽過他和他媽媽講話,他媽媽叫他『阿明』!」「那又怎樣?」「他至少要叫Benjamin!」「萬一他就是叫『阿明』,但符合你所有其他的條件呢?」好女人知道這樣很傻,但仍然堅定地搖頭。

感謝上帝,這就是男人比女人幸福的原因。對男人來說,「寧缺勿濫」像回教徒的仇美情緒,為此天下大亂,但我們還是搞不懂是什麼道理。對男人來說,只要女生外型不差,我們都願意跟她出去。她可以叫阿珠,可以把「kiss」念成「key su」,我們完全不介意。Yeah,我們也許不會跟她結婚生子,但只要燈光對了,還是可以做愛做的事。女人不一樣,她們絕對要對這男生有某種程度的好感,才願意考慮共進晚餐。女人要有「化學作用」,男人只要豐胸。所以女人會有美麗與哀愁,男人只忙著上下其手。

不過好女人單身,男人的確要反省。我們看到好女人,頂多讚歎一番,嫉妒一下將來那個幸運的混蛋。很少人有下場追的勇氣,因為追好女人真的很麻煩。我不管你在電影中看過多少厚臉皮的男人,但實情是:男人和女人一樣害怕被拒絕!或是,讓我修正一下,符合上述條件、有自尊心和有餘地去選擇其他女人的好男人,也害怕「喂……請問有什麼事……對不起這禮拜六晚上我不行」這種回答。很多男人認識了這些好女人,魂瑩夢牽了幾天,禮拜四晚上準備打電話約她時,心裏會突然出現這樣的旁白:她漂亮、學歷高、工作好,一定有男朋友。好,就算沒有,也有一大堆人追。追他的人之中,有人臉皮厚,有人開BMW,有人長得像張學友,有人的爸爸跟李登輝打球。我真得要加入這場混戰嗎?這麼多競爭者,我再好有什麼用?

這就是很多男人要了女生的電話卻從來沒打的原因,不因為他們都是混蛋,只是因為自卑感。「你會主動打電話給男生嗎?」「No way!」好女人露出嫌惡的表情。「如果你真的很喜歡他呢?」她們略為思考,還是搖頭,「女生就是要被追的,女生主動,男生就不會珍惜!」

喔……所以好女人雖然看「慾望城市」,對愛情的觀念還停留在十九世紀。她們雖然都想當Carrie,但枕頭旁放的還是珍*奧斯汀。身為男人的我捫心自問:如果今天有一個好女人主動打電話給我,我會覺得缺乏挑戰而不加以珍惜嗎?嘿,你都已經看到這裡了,我就不跟你bullshit。答案是:「如果她在外表上是我喜歡的那一型,我絕不會只因為是她打給我的就對她失去敬意。反而會因為這一點小小鼓勵而奮勇殺敵。不過如果她在外表上不是我喜歡的那一型,那麼不管她打不打電話我都不會約她,所以她打來也不會對她有什麼損害。」好,我把很多男人的心意告訴你了。你可以罵我們是豬,只看外型。但你不能說我們賤,只喜歡欲迎還拒。有些男人可能是那樣,不過符合上述條件的多半不是如此。好男人沒有死,但他們有時候的確看起來像屍體,需要你給他一點人工呼吸。

「女人不能主動」是一個迷思,好女人對男人的另一個迷思是:他們都喜歡年輕美眉!我的女性朋友才二十六歲,已經覺得他從人肉市場的生鮮區掉到冷凍區。嘿,我第一個承認,我看電視關心美伊戰爭,都是為了侯佩岑。碰到男主播,我立刻去廚房下餛飩。在街上看到辣妹,我會多看一眼。有機會跟辣妹去看電影,我不會猶豫。但看完電影後呢?嗯……也許可以再看一次。但看完兩次之後呢,大概就沒話題了。我問:「你大學畢業後想做什麼?」她說:「我想去紐約留學!」我心想:「God,紐約,我才剛從那邊回來!」嘿,男人也許膚淺,但也有大腦。兩個人處於如此不同的人生階段,縱使用下半身思考也知道不可能。如果有合適的對象,我們當然更喜歡三十歲以上的女人。她們不會動不動就說我們的笑話好冷,我們不用費心解釋木蘭飛彈或太空超人。Sure,她們不久後就要面臨更年期。唉,反正到時候我們也欲振乏力。只不過三十歲以上的單身女性在外面混的不多,我們自然就會做世代交替。跟年紀只有我們二分之一的小女生出去,我們會不會羞恥?當然會!會不會覺得自己是狗?在餐廳我們甚至想點狗食!但當同齡的單身女子很少,而小女生又對你又某種「成熟男人」的錯誤幻想時,我們是要顧及廉恥,還是將計就計?Well,你說呢?但相信我:好男人很少把年齡擺第一。林青霞幾歲了?張艾嘉幾歲了?今天讓任何男人選,她們仍是第一號夢中情人。

不過很多好男人,卻把工作擺第一。男人不像女人,感情不順的時候會迷惑、矛盾、寫日記、練瑜珈,去尼泊爾旅行、找朋友談心、參加心靈成長營(神經病!)。男人不迷惑,男人一生中唯一迷惑的兩件事是:為什麼女人永遠要想這些有的沒有的,以及,「Pitera」倒底是什麼東西?男人失戀了不會去海邊坐一天,他們找出公司的磁卡,禮拜六在辦公室過夜。他們沒有興趣或能力對感情做形而上的分析,感情真空時,他們就用工作來麻痺自己。「至少我可以百分之百控制我的工作!」男人說。此時一名有靈性的好女人會反駁:「但有時候活著,就是要嘗試一下失控的滋味──」話沒說完,男人已經呼呼大睡。

好女人品味高,好男人喜歡逃,於是這城市充滿了單身男女,「蛋白質女孩」賣得這麼好。「我已經放棄了愛!」一名好女人告訴我。她滄桑的口氣好像包法利夫人,原來前任男友去把了大學女生。絕望誇大了,志向就清楚了。「我很享受單身的生活,」她說,「我上班、健身、吃素、學日文、做SPA、修指甲。我有兩隻貓和一棟二十坪的公寓。我是外商銀行的VP,每年有一個月的假。」她的表情安詳地像觀世音,但我其實蠻擔心有一天她會懸樑自盡。「那性呢?」「女性是情慾自主的,不需要男人來定義。」當「情慾自主」出現在一段對話中時,通常都有悲劇。

這些好女人就這樣活著,偶爾碰到順眼的男人,只要他主動來約而她又不忙,她也願意跟他們去看電影。不過看完後就各自回家,平安到家後甚至不給對方一個電話。她們似乎再也遇不到一個人,會令她們在會議中頻頻檢查手機,忘掉「女人不能主動」的邏輯。是好男人都死了?還是她們已經失去了為愛瘋狂的心境?不管是男人或女人,會不會到了一個年紀,或經歷過某些挫敗後,就再也不能興高采烈地去愛?衝動沒有了,只剩下揣測、計算、評估、旁敲側擊。愛情本來是工藝課,現在變成數學題。好女人像是一名文科學生,不是戰戰兢兢、就是完全放棄。時鐘滴答滴,她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注意:考卷中她跳過的那最難的一題,搞不好問的只是一加一等於幾。

還是說她們連一加一都不再相信?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收集快樂記憶
快樂是一種愛自己的表現,為自己收集、儲存快樂的感受。記下今天發生的五件樂事,把樂事清單夾在筆記本裡,當需要打氣時,讀一讀樂事清單,重溫所有的快樂感受。

2.
說說貼心語
人人喜歡貼心話,也需要貼心話,一句得體的貼心話像久旱甘霖,能適時撫慰受傷的心靈,也能鼓舞人心。比如:孩子我要你比我強。我要和你做一輩子的朋友。

3.
為自己做一件事
找任何理由讓生活添加喜樂的音符,給自己驚奇,好好擁抱自己。有創意就有快樂.列出可以為自己做的事情,比如選一件有趣的活動,一有空就去做,每天給自己一件禮物(泡澡、聽一捲喜歡的錄音帶),或是原諒自己的過錯。

4.
心靈的留白
每天騰出一個小時思考你的生活,可以讓人生更簡化而美好,重要的事自然而然會浮現。比如:每天提早一個小時下班、每天晚一小時出門上班、下班後在辦公室多留一小時、每天提早一小時起床、停止看電視、不要和別人訂午餐約會、不要約定、下班後的活動.用不會被打擾的時間。

5.
讓每一天都有點獨特
處處嘗新,隨著心情改變口紅、香水、髮型,或是改變乎時的服飾,穿上完全不同的服裝。 活得非常HIGH,又非常COOL!

6.
一分鐘的春天
放鬆心情,用一分鐘去感受生命中微小短暫卻美好的事物。比如花的香味,乾淨清涼的一潭水,日出或日落,樹林的芬芳,溫暖的陽光,涼爽的和風,一道彩虹。花點時間來聞玫瑰香,給自己一分鐘假期短暫小憩。

7.
為自己記功
列出所有自己覺得驕傲的特質,所有你覺得做得好或樂於去做的事,來為自己打氣。把自己的優點及做過的了不起的事,寫在3*5卡片上,當妳覺得需要為自己打氣時,把卡片拿出來。

8.城市健行
到賞心悅目、習慣人們只逛不買的店面走走,如藝廊、精緻珠寶店、古董店、高級精品店,或是參觀展覽或逛跳蚤市場、博物館,逛街、賞心悅目、長見識,一舉數得。

9.
用音樂洗滌靈魂
買張有特殊放鬆音效的唱片,海濤聲或山泉聲,用這樣的音樂當背景,在家裡野餐。或是唱首鍾愛的歌,買一張喜愛歌手唱的歌,跟著大聲嘶吼。

10.
收集幽默
笑是傳染病,隨時來點歡樂,能讓生活更有勁。工作時積極面,多注意成就感,把正面的回饋當作努力的目標;收集漫畫書、笑話錄音帶、搞笑電影情節。每當想要大笑一場,就有很棒的材料可以交談、交換。

11.
體驗平靜
人在掌聲、激情、緊張、歷經喧囂之後,是需要放鬆的,洗泡沫浴、在床上看一本好書、用耳機欣賞最喜歡的音樂,這些能帶你逃離現實生活,成為你體驗平靜的錦囊妙計。

12.
跟自我約會
新發現的解放感會讓頭腦清醒。離開原來的日常環境,一人獨自出外旅行,到自己從未去過的地方,和不熟悉的人物、景物接觸,一個人單獨地玩。

13.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做一名愛心股東,告訴自己:我可以多做一些。需要義工的場含有:圖書館還書上架、撿取公園內亂丟的雜物、幫助中風的病人、為盲人誦讀書本及雜誌、認養家居附近的公園綠地、捐血、義務為鄰近的小孩當家教、探訪監獄、替鄰居的老者跑腿,陪伴話家常,打開別人心內的門窗。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啟鵬 vs.金克剛談「情變」
 
整理/陳雅馨 
 
人生於世,情的需要、情的機緣、情的互動,是免不了的。而世事常新,變,反而成了世間唯一不易之理。情緣易變,緣起緣滅,苦樂於焉產生。《minE張老師月刊》(以下簡稱minE)在「情變」這個主題上,邀請了資深諮商輔導工作者林啟鵬(以下簡稱林)及前高雄「張老師基金會」負責人,現任「張老師文化」總經理金克剛(以下簡稱金),聊聊當情路成了死巷,執著到了終點,該如何面對無常的變局。下文為重點整理、節錄。
 
minE:關於情變,我想先請兩位從情變事件的「原配」、當事人、第三者(等),甚至其他親屬,所感受到的痛苦談起,讓我們在這個主題上可以有個同理的基礎。
 
情變之苦
 
林:先談談「原配」之苦——完整自我的假象破滅。人格有四個部分:失去、否定、虛偽和沒有被壓抑的自我。在情感關係中,我們往往尋找擁有人格中「失去的自我」的對象,祈求得到恢復完整的假象。而情變,便是將恢復完整的自我假象徹底拆毀,是得而復失的撕裂之痛,痛苦自然是加倍,甚至往往重新喚回早年的心理創傷。
 
許多看似古意的老實人,反而是情感背叛的高危險群。原因是他們有著不善表達的性格特質,而情感關係要求親密,亦即內在世界的表白,當一個人拙於表達自我時,他將無法經驗到親密的關係,而感受到失望或失落。甚至產生錯誤的結論:一旦找到一個「對的人」,就能夠表達無礙,而不再經歷到挫敗,也因而產生「下一個人會更好」的迷思。然而當關係進入到某個階段,所有的問題又會捲土重來。
 
其實這樣的人始終是非常孤單的,因為他活在內在自我封閉的世界中,缺乏心靈交流的親密接觸。
 
十五年前我曾經天真地想為外遇/情變事件中的第三者舉辦支持團體,當時還引起小小的輿論騷動,結果雷聲大雨點小,報名的人數只有兩位。這凸顯了一件事,第三者是無法像情感關係中的「原配」一樣被光明正大談論的,更何況是第三者「支持」團體了。
 
第三者角色的難處在於他只能獨自於陰暗角落,見不得人、端不上檯面,因此所經歷的是安全感不足之苦。因為明白自己只是一段關係中的附屬品,這始終帶給他內心強大的不滿足感。
 
至於情變當事人的子女,則往往因為父母忙於處理情感風暴,而無暇分心照顧、安撫他們,因此這些孩子很可能面臨一種心靈上的空虛,而在生活行為、學業上出現問題;最不幸的情況是,上一代的情感陰影影響了子女日後的擇偶與親密關係。
 
情變,非理性力量所主導
 
金:啟鵬剛才提到第三者會愈要愈多,其實情變的開始就是非理性力量所主導。談到情事,就不要相信自己和對方會一直是理性的。我曾遇過一位高階主管,外遇對象也是位優秀、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原本雙方的關係是在理性的協議下進行,但在她接連懷孕、生子,進而要求對方離婚後,關係的演變逐漸失速、脫軌。
 
關於情變之苦,除了剛才提到的之外,我還想談談「自我被否定之苦」。既然說親密關係是將某部分的自我坦露於對方面前,那麼在情變過程中,對方情感的收回就宛如是自我的被否定,會讓人出現「自我價值的損傷」,導致被提分手的一方陷入自責及自我低落的情緒中,開始懷疑「我哪裡不好」?
 
客觀角度來看,「好」或「不好」,跟「要」或「不要」在一起,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然而人們很容易在非理性的情緒下,讓兩種變項輕易地串連,反覆排列出:A.我「好」,所以他「要」跟我在一起;B.我「不好」,所以他「不要」跟我在一起;C.他「要」跟我在一起,就表示我好;D.你不好,我就「不要」跟你在一起等八種組合。核心邏輯就是將自我價值與關係的維繫畫上等號。
 
真正跳脫情變中自我價值受損之苦,就是把自我價值的決定權重新抓回自己手上,把滋潤自我價值的責任,重新扛上自己的肩頭
 
minE:我想二位對於情變之苦的分析是非常完整了。對情變當事人及其他關係人而言,情變都是難以承受之苦。無論情變的原因是如何地不遵循理性與邏輯,不過在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前,我們始終是有選擇性的。關於這點,是否請二位談談踏入承諾性的關係前,我們必須注意什麼?怎樣才能讓一段關係更健康? 
 
親密關係,追尋人生腳本的理想搭配
 
林:我想請在座各位想想,在相互承諾的親密關係剛開始時,是否曾思索過這段關係未來結果會是如何?我發現真正會思索這個議題的人並不多。談戀愛,乃至結婚、生子,很像在玩一種你不太瞭解其規則的遊戲,然而你已經身在其中。
 
各位必須瞭解,情侶的腳本常會不自覺地搭配在一起,進而發展出意料之外的結果,而且不同的組合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如果你曾經花心思將上述問題想清楚,讓自己成為較圓滿的人,也找到比較容易愛的人,再進入婚姻中,那麼婚姻生活圓滿的可能性就會比較高。我先簡單回答到這裡。
 
金:我想補充啟鵬所談到的人生腳本概念。大多數的人都有框架性的生命信念,執著並根據這些信念來決定行為的方向。不同的腳本搭配在一起,有時可能剛好讓兩個人一起陷入浪費力氣的困境。
 
當然如果在進入承諾關係前,能夠深思熟慮,或許也比較可能有好的結果。然而就如我剛才所說的,情總是非理性的力量主導。你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偏偏選上最不能提供安全感的人;你最需要的是釋放內在的自由之子,他卻是最無法給予幽默及創意滋潤的人。
 
因此我想,如何讓一段關係變得更健康,最籠統的回答是要讓自己變得愈來愈好、更完整,不依賴、不過度期待對方,期許自己能夠付出,也能夠感恩、驚喜於對方的付出。不可能的期待往往只會造成雙方的積怨,同時只做能力許可內的付出,對於不合理的對待也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預防情變的三種方法
 
與會者A:聽了老師的一席話,我想到,自己在進入婚姻中,曾非常慎重地思考是否能與對方白頭偕老。但經歷婚姻失敗,現在我的想法是,當我要再進入另一段婚姻時,就必須理解情變存在的可能性。因為情的生發寂滅都只是時空際會下偶然而起。我曾聽說基督徒認為,念頭本身就有罪。我該如何在念頭發生前去防範?
 
金:針對您的問題,先請教各位,大家認為外遇、出軌是可以預防的嗎?如果我們同意可以預防,請問怎麼預防?我想此類書籍坊間非常多,但,大家有沒有照著去做?
我覺得要預防情變,有三個重點:
 
1.挑對象也要挑家庭:父母親的婚姻關係是否親密?探門風有必要。
2.談感情前先談感情:在孩子尚未進入情感關係前,先為他建立正確的感情觀。
3.發展成功者腳本:一個人在六歲前人生腳本即已發展完全,如果父母親在孩子六歲前用心地與孩子相處,那麼他就能發展出成功者腳本。圓滿的勝利者不管在婚姻、事業、親子教養、健康維護上都會有很好的表現,這樣的人往後在尋找人生伴侶時,也較容易找到擁有成功者腳本的對象。依我對腳本的體會,勝利者會跟勝利者結合,失敗者則容易吸引失敗者;這就是克剛所謂的「讓自己更好」,而我會說「從小培養孩子擁有成功者腳本」。至於成人,則是「修正自己,發展成功者腳本」。
 
與會者B:針對老師剛才提到的第一點,必須先從自己和對方的家庭來探索婚姻及情感的失敗因子,我聽到時非常難過(哽咽)。因為我的父母在我幼時離異,我從來不知道何謂「正常的」家庭。那麼,如果將來我擁有了自己的家庭,該如何像孩子示範一個美好家庭?
 
金:我想我們都同意自己的生命可以自己決定。妳不能選擇真實生活中的父母,但妳可以在心理上創造一對美好的父母。現實與心理現實都同樣地真實。簡單地說,當妳在成長過程中無法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當妳踏入長久承諾的親密關係前,就必須花時間整理自己的內在,思考美好關係的具體內容,藉由積極尋找可以學習的角色典範、察覺自我受到童年經驗的何種影響,以及學習如何做出恰當的期待。我相信,當妳思考並開始自我撫育、指導時,就已經踏入了一段美好關係的起點。
 
遇到痛苦時,夠勇敢,就不要逃避
 
minE:最後,我想請兩位對於面臨情變事件的當事人提出建議。
 
林:通常外遇或情變只是表現出雙方的人生腳本上發生困難,這是無法透過尋找另一個對象而獲得解決。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一再更換伴侶的人,問題始終存在,腳本也並未鬆動。
 
我的建議是,遇到痛苦時,夠勇敢,就不要逃避。俗話說「勸『合』不勸離」是有道理的,但我說的「合」是兩個人合在一起的「合」,合才有機會「互動」,才能產生「關係」。當然,當威脅到安全或涉及強烈的生存議題時,就必須立即考慮「分」的必要性。
 
金:我覺得啟鵬想強調的是,「分」不是要在不長進的狀況下重複陷入問題的輪迴;同樣地,「合」也不是一味地忍耐。當問題形成膠著時,必須有其他的東西進來,專業的協助、思想的引進與改造……等。面對問題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終會遭遇爆炸性的反撲。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述/黃明慧 整理/雅迪 
 
黃明慧老師是一位資深的社工師、諮商心理師,憑著專業的口碑,遊走於各個社福機構擔任督導,並在多所大專院校、專業治療機構擔任諮商心理師。黃老師曾經為情傷者辦理治療性工作坊,甚獲好評;為此,本刊苦苦追尋黃老師四處閃現的身影,在她忙碌的行程中,勉強插入一段專訪,請她談談情變的傷害與超越。
 
苦的來源不是「他」,而是自己的世界受到顛覆、挑戰
 
我相信,凡是被動遭遇情變的人都會產生很多層次的痛苦第一層次的苦主要是「失去」:原有的快樂失去了、陪伴身旁的人失去了、原有的希望失去了……,而且也會有「茫然」,包括:這是真的嗎?可以挽回嗎?該怎麼做才可以挽回?
 
第一層次的苦開始沒多久,隨即產生第二層次的苦,這個層次的苦主要是因為「質疑」所帶來的憤怒、受傷與迷惘,質疑的內容可能是:「他怎麼了?」或「我怎麼了?」或是「愛情怎麼了?」;至於第三層次的苦,則是後續帶來的影響,如面子問題、學業工作受到干擾,以及身心因為持續在痛苦中所衍生的狀況,如外表憔悴、失眠……等;第四層次的苦,總的來說,就是恨自己:「怎麼還跳不出來啊!」
 
基本上,這四種層次的苦中,持續最久的通常是第二層次的苦——因為質疑所帶來的苦;也因此,能否從情變之苦跳脫出來,變得更成熟,關鍵便在於如何處理這個層次的苦,也就是如何看待自己所遭遇到的。如果我們以受害者的心態,不斷地在心中重複吶喊:「他欺騙我!他把我的真心當垃圾丟棄!我不甘心,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負面的想法不斷在腦中轟鳴,結果只有苦上加苦,無法釋懷;那麼,進一步的反擊與報復行動也就隨時可能發生。
 
面對情變,我們可以有個跳脫的觀點:不否認苦,但是苦的來源不是「他」,而是自己原本的世界受到了顛覆、受到挑戰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其中有很多信念、習慣與渴望,形成了個人的特質,也表現在處理情感事件的模式上。愛情的形成,是兩個人因為喜歡,於是努力接近對方,最後得以同行;所以,原本各自不同的兩人世界必然因為同行而產生撞擊;也因此,如果一個人不尋求自我超越,當他談過幾次戀愛之後,就會發現自己在每一次的戀愛中都有類似的過程和結果。
 
讓情傷的痛多帶來些益處
 
一場情變對個人有許多部分的挑戰,例如:
 
生存價值系統:一個追求優秀、表現優秀的女孩,因為認為自己在情感場域中不夠優秀,所以選擇了一位不太優秀的男孩交往,讓自己有比較大的安全感。可是,兩人開始交往後,男孩卻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女孩經常會給他許多壓力,催促他上進些、努力些;不久後,這男孩就移情別戀了。這場情變顛覆了女孩「優秀」至上的價值觀,讓她看清了兩人互動中,僅僅展現優秀的吸引力是不足以維繫雙方的感情和關係。
 
透過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女孩慢慢原諒了傳遞優秀焦慮給她的父母,也因為懂得體貼父母卑微求生的心情和辛苦,而對父母有了更多的疼惜與親密。接著,過去生命中一些不曾被她注意到的事實也清晰浮現——人不必優秀也可以被愛;除了優秀,人還有許多有價值的優點。於是,女孩被愛的安全感提高了,欣賞人、愛人的能力也擴充了,整個人比過去更為成熟。
 
需求滿足的模式:一位大二的女孩遇到了一位男孩,兩人開始熱戀,男孩早晚接送女孩、三餐陪她一起吃,可是,女孩卻覺得好有壓力。另一方面,男孩生日時,女孩把整個學期節衣縮食省下的生活費買了份大禮送給男孩,沒想到他卻覺得沒必要這樣花錢。於是,兩人爭吵愈來愈多;有一次大吵後,兩人決定分手,因為彼此都覺得很苦,不想再這樣下去了。後來,女孩透過諮商瞭解到,她付出的方式也是自己盼望得到的對待方式,偏偏卻不是對方欣賞、接受的方式。整體來看,男孩用大量的時間和陪伴來表達他對女孩的重視,而女孩卻是透過把自己所擁有的事物,分最大一塊給男孩,來表達他在自己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因為價值觀不同,所以就算再努力,兩個人卻都沒有從對方身上得到被愛的感覺。
 
除了上述兩例,自我還有許多可能被撞擊的區域,例如性別角色期待、家庭權力運作模式、忠貞的尺度、事實期待與應該的分別……等。跳出情變,應該由探索自我受到撞擊的部分切入,同時也應該抱持著情變不該是牽絆生命的黑洞,而是成長的契機;既然都已經痛了,何不讓這樣的痛多帶來些益處,也讓下一次的戀愛可以更美好。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條件好,但是眼光高。」當今許多單身男女到了適婚年齡,卻還苦尋不著另一伴的最主要原因,除眼光高外,不擅言詞、與人互動,更是許多單身且已到了「拉警報」年齡者未婚的因素。

「年齡」是女人的一大殺手,有想要結婚的女孩子,千萬別再有「我還年輕,可以再玩幾年」的想法,而應該要有「危機意識」和「現實感」,積極地去尋覓適合的另一半

許多想婚但未婚、且年近不惑之年的單身貴族,不乏「宅男」、「宅女」,條件好,卻眼光高,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回家,不擅言詞、與人互動,有些頂著科技新貴光環的宅男,卻是不修邊幅,穿著涼鞋、T恤就跑來參加聯誼,衣著幾無品味。

【2007/05/19 聯合晚報】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姻果真是愛情的墳墓嗎?研究人員說,深入了解伴侶的夢想和恐懼,包容彼此的差異是感情天長地久的要素,批評、藐視、自我防衛和雄辯滔滔都是導致關係惡化的禍因,應盡量避免。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哥德曼在他的新作《維系婚姻的七大原則》中指出,憤怒並不是破坏婚姻的主要殺手,因為不論幸福與否的夫妻都難免吵架,性格差異更與婚姻能否延續毫無關聯,他認為,夫妻間友誼的深厚程度是婚姻的重要基石,有穩健的友誼作基礎,婚姻之路就可以走得更長久。

  婚姻兩大危險期

  哥德曼說,婚姻的兩大危險期分別是婚后的7年及第16年到20年,平均來說,許多夫妻的”婚齡“分別是5.2年和16.4年。如果雙方談話尖酸刻薄,或任何一方享有較多的權力,未以平等方式對待對方,離婚是免不了的下場。

  實驗顯示,許多婚姻關係不穩定的妻子對於丈夫的行為多採取“逆來順受”態度,哥德曼認為,男人有必要修正自己的行為,例如當先生在看足球賽時,太太需要和他商量事情或談話,為表示他對雙方關係的重視,就應該關掉電視仔細聆聽,而不是佯裝在聽虛應了事。

  婚姻幸福美滿人健康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婚姻幸福美滿與身體健康有直接關係,幸福的夫妻不但較健康,免疫系統的功能也比不幸福的配偶或離婚者好出許多。

  哥德曼表示,許多夫妻吵架粗分為兩種,一種是可解決的,另一種則是因個人差異所造成的永久性爭議。根據研究,69%夫妻吵架是屬於后者,除了以幽默感化解僵局,他建議夫妻應包容彼此的缺點,盡量看對方的優點,這是婚姻能否幸福的極重要關鍵。

  他舉例說,一對夫妻對於家里的整潔有不同的要求,太太要求窗明幾凈,先生則無所謂,彼此經常爭吵不休,多年之后,他們發現彼此的感情比客廳是否堆積報紙來得更重要,最后決定包容彼此的差異快樂生活,不再為整潔問題爭吵。

  怎樣檢驗婚姻穩健程度

  哥德曼在書中列出幾個檢驗婚姻穩健程度的問題,可供讀者參考。諸如:你能否列出配偶最好朋友的名字?你的配偶現在正面臨什麼令他(她)困擾的問題?你知道你的配偶的夢想和人生哲學嗎?你知道你的配偶最討厭的親戚是誰?你認為你的配偶很了解你嗎?

  總之,佳偶非天成,只有不斷的探索與包容才能建立美好的姻緣。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跌打損傷前,作為第三者,妳還是能擁有一些防衛法則。
 
文/呂松庭 
打開報紙、上網進入聊天室,或是翻翻這期《minE張老師月刊》,有太多的故事、經驗告訴妳,這是個把劈腿當做家常便飯的時代。我們確實拜讀了某作者說,他肚子餓了,為何每餐都要吃同樣的蛋炒飯?
 
我們實在沒有將「劈腿」視為「關係正常化」的意思,至少對婚姻關係的第三者來說,桃花就是桃花,還沒有修成正果。
 
如果妳恰好就是第三者,還沒有太多人知道妳的祕密,噓,妳還要偷偷地躲在浴室裡,在蓮蓬頭沙沙而下的水聲裡讀這期的月刊,我們會為妳保守這個祕密的。然而,妳會不會幻想修成正果的滋味?想著和這個「有婦之夫」(或者是「有夫之婦」)長相廝守?
 
再問一個問題:妳的個性適合當第三者嗎?
 
或者,讓《minE張老師月刊》體貼妳,順著妳的幻想,教妳幾招防身術。嘿,妳注定只能是第三者?聽著那個男人信誓旦旦地說要跟老婆離婚,面對可能來臨的種種傷害前,妳還能有何自保之道?
 
首先要於「不疑處有疑」。
 
愛上一個人,當然是要毫無條件的信任,做為第三者,卻最好能保持懷疑的精神。對於這種特殊條件論的「國對國關係」(妳自己是一國,而對方的老婆顯然是另一國),妳要有外交不到最後一刻不揭曉的認識,雖然,妳自己認為保持清醒,但妳的心和荷爾蒙卻不一定保證使妳永遠清醒。
 
但是,要有多懷疑呢?至少做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美國電視影集「警網」(Dragnet)裡的主角偵探傑克維有句名言:「夫人,只要講事實。」(Just the facts, Ma'am.)對於你們的戀情,妳最好也能保持同樣的精神。
 
他的任何承諾,包括說他一定會離婚,要求妳和他並肩作戰、編織各種天花亂墜的美夢時,妳只要對他笑一笑,但心裡面且存疑,等待變成「事實」。
 
第二是請他搬家。
 
問幾個問題:他已經離開原來的家庭了嗎?(除非他已搬出來,自己有了單獨的住處。)還有,他開始辦離婚手續了嗎?否則,別和這個男人(當然,也可能是女人)有任何性關係的往來。請他完成上列步驟後,再打電話給妳。
 
不然,想想這個狀況,妳可能會一直磨著他,苦苦逼問他什麼時候要搬出來?你開始辦離婚手續了嗎?說到最後,妳會連自己都覺得煩。
 
記住,即使他已搬出來住了,也不保證他就會走上離婚之路,甚至跟妳結婚。我們見過太多例子,在正式提出離婚,而原配的心理反應與衝擊都未平息下來前,你們的關係還是充滿變數。
 
妳已經是第三者了,在這個多腳化戀情時代裡,妳的選擇和遭遇;但妳應該將關係和影響單純化,不須以傷害另一個女人(或男人)來當作代價。
 
第三是要保持距離。
 
這個想法,是經過許多婚姻治療的實例和經驗所淬鍊得來的,可以統括為一句口號:「要有同理心,別當迫害人。」將妳和他的婚姻風暴隔離開來。婚姻諮商師警告過,最「慘烈」的一種劇情就是:他和妳外遇,你們的關係被發現了,(有很多成語形容這種時刻,如「東窗事發」。)他搬來和妳住,但故事才正要開始。婚姻的破敗和衝突使他陷進憤恨和內疚交纏的情緒深坑,一天沒有完成離婚手續,痛苦就會一直跟著他,妳覺得這時候他最需要的是陪伴和傾訴,心軟的妳決定扮演這個角色。
 
統計資料顯示,許多在離婚前就有外遇的男人,後來選擇再婚的對象,卻不一定是外遇的那個人。有位飽嘗此種滋味的女性個案,將它稱為「病房症候群」。回想我們住院的經驗吧,在病房裡我們度過各種難以形容的病痛;當妳痊癒出院後,妳覺得妳還會住在這個讓你喚起痛苦回憶的房間嗎?
 
婚姻諮商師因而建議,別陷進對方的離婚過程裡,或者成為原配的「迫害者」。有位女性個案根據自己的經驗建議:「如果妳也進入這個離婚的過程中,妳將無可避免和其中所有的痛苦、災難產生連結。這個男人其實處在最徬徨、最無力、最憤怒也最有罪惡感的時候,妳把他的這一面全部盡收眼底,等到他再度站回自己的陣線後,他的負面形象仍會和妳產生連結,說不定他會因自己曾經如此的『弱』,而轉移為恨妳;最後,他會另外去找一個只記得他的『強』,在一起能更快樂的伴侶,不會選擇妳。」
 
所以,如果妳是第三者,而他也曾說過要跟老婆(或老公)離婚的話,你們的關係還不保證讓你們成為理所當然的「一對」,建議妳,讓他自己去處理自己的離婚吧,這個,叫做「各人做業各人擔」。
 
他這麼難受、煎熬,是一定需要有人支持的。妳當然可以是那個支持的力量,需要掌握所有的細節,有時候,供他吼吼,發洩不平的情緒。但務必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的平衡,妳需要有個好朋友站在妳這一邊,支持妳,但這個「好朋友」的角色,絕對不是他(或她)。
 
有時也會發生這種情況:妳的好友支持妳,站在妳這一邊,但整樁事件結束後,你們卻漸漸疏遠,不再是好友了。某些案例裡,那個當事人還會因為好友的良心建言,而開始恨起好友來。因為,好朋友旁觀者清,會拆穿妳的幻想,給妳做現實的檢驗,這都是知道妳的難題後,可能提出的忠言。
 
如果真的是妳的好朋友,妳不能期待當妳說:「嘿,我跟一個有婦之夫有染,他要跟老婆離婚了,所以,祝我幸福吧。」然後好友將欣喜若狂地說:「太好了,恭喜。」妳的好友說不定會開始勸妳,要妳別傻了。所以,在許多類似的案例裡,當事人都不願讓朋友知道,可能也是擔心來自朋友和家人的「現實檢核」。
 
《測測妳的第三者指數》妳還好吧?!
 
 如果妳是第三者,很難想像妳能把關係維持在與這個男子(或女子)的單線道關係裡,而絲毫不受到對方婚姻狀況的影響。
 
說不定,妳的占有欲悄悄地浮升上來,但當妳想做100%的事情時,卻發現對方只能給妳70%,或者,有子女的話,只剩下40%。怎麼辦呢?妳覺得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可以成熟到處理這種「與別人分食」的親密關係嗎?
 
或是,妳終於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有些沉迷、耽溺,開始歇斯底里、吹毛求疵、情緒浮動?
 
美國加州家庭治療師Robyn Todd和Lesley Dormen曾經發展出一個小小的檢核表,供妳自我評估,如果發生在妳身上的狀況已經出現三項或更多的話,妳得考慮請求朋友或治療師的協助,終結這段關係,或是暫時打住。
 
1.妳常常覺得心浮氣躁,沒辦法專心在工作上。
 
2.妳開始出現與社會隔絕的行動,不再參加社交活動,不再去健身房或其他固定會去的地方,也避開與好朋友見面,害怕他們會問出尖銳的問題。
 
3.有一天他說:「我搬來跟妳住,可以節省房租,好不好?」或是:「妳來跟我住,讓我就近照顧妳。」
 
4.妳偶爾計畫要和他一起做些什麼事,如出國旅行或吃頓晚飯,他卻屢屢用家裡有急事的理由臨時變卦。
 
5.他一直告訴妳,妳太敏感了、反應過度、占有欲太強等這類的話。
 
6.妳聽到他自言自語,但講得很大聲,說他是不是該考慮劈腿了。
 
7.對於你們的戀情只能地下化,妳覺得十分窩囊。
 
8.妳一直把自己糾纏在對他太太的幻想裡。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若權
  相愛的兩個人,必須學習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共同的地方。
 
  相戀快要一年了,她逐漸發現男友是個不安於室的人。只要一空閒下來,就會想東想西,甚至打其他女人的歪主意。
  前面半年,是他們戀情最不穩定的時期,兩人經常鬧到連朋友都說「你們還是分開比較好」的局面,但冷靜下來之後,他都願意承認自己有錯。他閒著沒事找事,晚上不睡覺,因為一時好奇,打電話去「交友服務站」找美眉,還留給對方手機號碼,連曖昧的簡訊都毫不避諱地傳到被她發現的地步。
  吵歸吵,兩個人還是捨不得分手。有一陣子,她跟我說:「我們的戀情,穩定多了。」原來,他迷上一部韓國連續劇,每天晚上足不出戶守著看電視,連週末都要看重播。她跟另一個朋友開玩笑:「我要寫信感謝電視公司,播出一部能夠留住我男友心思的連續劇,否則我不知道該如何留住他的心。」
  朋友很為她擔心,「連續劇總有播完的時候,萬一他對下一檔連續劇沒興趣,怎麼辦?」這話說得有理。正當她要開始擔心的時候,老天爺又幫了她一個忙。他突發奇想,去報名參加網頁設計的課程,為期三個月,每週一三五的晚上,都要上兩個半小時的課。於是,他的生活又有了重心,不至於胡思亂想而有越軌的行為。
  問題是,為期三個月的電腦課程,很快就結束了,他的生活步調閒散下來。好不容易乖了一段時間,他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熬不過寂寞無聊的夜晚,他進入網路聊天室,遇上一個陌生的女孩,展開劈腿的戀情。
  東窗事發之後,她決定分手。最後一次見面,他歉然地說:「我的生活需要一個重心,否則就會出錯!」她感慨地說:「很可惜,一直以來,你的重心不在我身上!」當你愛上一個人,而他的重心不在你身上,是莫大的悲哀。
  相愛的兩個人,必須學習把生活的重心置於彼此身上,或是放在雙方共同關注的地方,否則很容易讓愛失去平衡,各自跌落谷底。
  能夠把重心放在彼此身上,是愛的基礎,學會把重心放在雙方共同關注的地方,則是愛的昇華。這些努力,是航行中保持平穩的祕訣,會讓戀侶飛翔在幸福的天空。當愛情有了高度,視野將更遼闊。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丁小雨

開宗明義,吳淡如在新書《性格決定幸福》的自序中寫得好:

會擁有幸福的人,都要有下面四種能力:
一,你期待自己會幸福。
二,抓緊幸福──一旦有幸福的機會就不容它錯過。
三,甩掉不幸──不讓不幸停留太久。
四,相信幸福對自己很重要。
基因或許是天注定,但即使先天不足,還是可以以後天的選擇,修改自己的性格密碼。
性格決定幸福,而選擇決定命運。


的確,我深深覺得這四種能力是人人都能擁有,但卻常常容易忘記或忽略的。例如愛情或工作不順的時候,與其埋怨:倒楣透頂、運氣太背……不如利用能力一『期待自己會幸福』,這種期待的正向思考將招來你周圍的光明能量,讓你打從心底油然而生新的力量。能力二則要靠我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許多人都是原本不懂得把握幸福、珍惜所擁有的,直等到最後那些離他遠去、再也追不回時才後悔莫及。能力三則恰恰相反,有了幸福要抓緊別放過;如果遇到不幸的事情呢?當然要把它甩開,越快越好!對討厭的人幹嘛還一直想著他?不快樂的事幹嘛還不斷去回憶?把不幸當成教訓,然後用力拋到腦後吧!

第四種能力是我覺得最重要的,可說是所有的基礎,但也可說是一切的結果。你越是相信幸福很重要,越會去期待它的到來、就會去把握,也越不易被任何不幸的事所影響、打敗。說到底,你的人生幸福與否不是來自星座、血型甚至塔羅,而是由你自己的抉擇所拍板決定。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有一天,火星人遇見了金星人,於是他們相愛了;后來他們來到地球,忘了他們原本來自不同的星球,於是他們的沖突開始了…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愛情的魔力會逐漸減退?這一切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如何讓愛永不消逝?人際關係和情感問題研究專家心理學博士約翰·格雷,用了7年時間,調查了25000人,推出了《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但怎樣的不同對大多數人來說卻並不清楚。本書是獲得與異性完美關係的最佳指南,對理解男人和女人的溝通具有參考價值。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主要講述了男人與女人在六大方面存在著理解的誤區,包括價值觀的不同,對待壓力的方式不同,女人的用語和男人的沉默,橡皮筋的男人和波動的女人,愛的計分方法不同,和情感需要的不同。這些差異體現在我們的行動或語言中,如果不了解彼此的差異,就好象兩個星球的人——語言不通,文化不通, 必然造成或加深雙方的誤解與矛盾。以下為本書的引子摘要,願天下火星人金星人多一份了解,美滿幸福地生活在地球上。

  1.價值觀的不同

  女人對男人的最常抱怨是:他不聽她說話。當她跟他說她的問題時,他要不心不在焉,要不就給她一個答案。可她想要的卻是他的理解和關注。

  男人對女人的最常抱怨是:她總是想改變他。不管他如何拒絕她的忠告和幫助,她仍是一有機會就告訴他該做什麼,如何做。可他希望得到的卻是她的完完全全的接受。

  其原因,是男人和女人的價值觀不同。

  男人重視力量,能力,效率和成就。他們的自我價值是通過所獲得的成就來定義的。能否實現預定的目標或獨立完成要做的事情是他們能力的表現。所以男人最不願意讓人告訴他該如何做事。他沒要求你就主動去幫助他,是對他的不信任,不相信他能獨立完成要做的事情,這是對他的冒犯。男人對此非常敏感。

  女人重視感情,交流,美和分享。她們花很多時間在相互幫助和相互安慰上。她們的自我價值是通過感覺和相處的好坏來定義的。只有分享和交流才使她們感到滿足。當別人談話時,她們從來不提供答案。耐心地傾聽別人的談話,理解別人的感覺,是她們愛和尊重別人的表示。

  女人有一種觀察並考慮到別人需要的直覺。她天性的一部分就是不斷改進做事的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好。當她關心一個男人時,她就會向他指出什麼地方需要改進,應該如何改進。在她,那是關心和愛護,且不知卻恰恰触動了男人的那個敏感點。結果,在無意中她傷害和冒犯了她所愛的男人。

  男人碰到問題時,不輕易說出來,他會將問題留給自己。只有當他需要從別人那里得到答案時,他才跟別人說。所以,一旦他跟別人談論自己的問題,便意味著請求答案。因此當女人跟他說她的問題時,他自然以為她也在請求答案。他向她提供他的答案,那是他愛她幫助她的舉動。

  可是他發現,她得到他的答案后,並沒有像他所期望那樣感覺開始變好。這時,他便很難再繼續聽下去。因為他的答案被拒絕了,這讓他感到自己的無能。其實,女人談論問題是為了感情上的勾通,而不是為了答案,只要男人用心去聽,表示他的關注,她就會感覺好起來。

  了解了這一點,男人和女人就都會變得更加聰明。男人學會了耐心傾聽女人的說話,女人學會了完全接受男人的做事方式。

  2.對待壓力的方式不同

  當男人遇到壓力時,他會變得心事重重,沉默寡言。這時他的思維走進了一個洞穴。他在洞穴里獨自思考自己的問題。其它的一切他都視而不見。

  如果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便會走出洞穴,恢復以前的樣子。如果他一時沒有找到辦法,他就會做些像看報紙看電視一類的事情,使自己忘掉煩惱,慢慢恢復正常。

  和在洞穴里的男人相處是很困難的。這時侯的他,冷漠,疏遠,自私。如果他回家后對女人說出他的問題,那麼她也許會好受些。但是他不說,她不知道他有壓力,她只覺得他不關心她,不理睬她。

  女人以為男人也會跟她們一樣,心里有問題就講出來。在她們看來,和另一個人講出自己的問題,是對那人的信任,而不是負擔和責任。因此他不對她講,同時也傷害了她。

  了解到男人的這種反應是他應付壓力的方式,而不是沖著她的,會有助於女人度過這種困難時候。當然這並不意味她的痛苦就完全消失。男人應意識到自己在洞穴里時是如何的冷漠,他要理解她的痛苦感覺是正當的。她有權力說出這種感覺,如同他有權力進入他的洞穴一樣。如果她的這種感覺也不被理解,那麼她的傷害就很難徹底得到醫治。

  當女人遇到壓力時,她會一下子不知所措,情緒波動。這時她會在信任的人面前將煩惱說出來。談論是女人應付壓力的自然健康反應。當她感到她的話被人聽進去了,她的感覺就會好起來。

  她在說問題時,完全是雜亂無章,輕重不分的。她不像男人那樣集中在一個問題上,而是將問題擴張,大大小小的問題全擺出來,甚至親戚朋友的。她並不關心能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表達自己的感覺,只要得到理解和認同。

  聽女人這時的述說,對男人也很困難。因為男人只在指責別人或請求答案時才說出問題,所以,如果她在說時不太生氣,他會認為她在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如果她在說時非常生氣,他會認為她在指責他。若是前者,她說一個問題,他給她一個答案,可她繼續更多的問題,有些是根本不存在答案的問題,他不知如何幫她。若是后者,他就會抽出他的劍防衛自己,他向她解釋,企圖阻止她的指責。然而,他越防衛,她越生氣。

  其實,如果他很聰明,只是聽,那麼一會兒,在她抱怨過他以后,她就會轉移話題,說其它的問題,她也不是要他解決她的問題。他只要聽她說,她就會覺得得到了支持。

  總之,期望在洞穴里的男人有愛心和期望正在生氣的女人有理智一樣是不現實的。所以,女人要學會尊重男人有走進洞穴應付壓力的需要,並不是他不再愛她。男人要學會尊重女人有談論各種問題的需要,並不是指責他或向他尋求答案。

  3.女人的用語和男人的沉默

   當女人說:“你從來就沒愛過我”,男人也許會回答說:“什麼叫‘從來不’?”於是一場爭執在所難免。為了強調她的感覺,女人說話時喜歡用“從來不”、“一點兒也不”、“總是”等一類的詞。她不要你去摳字眼,她希望你從中了解她的感覺。男人在聽到這樣的話后,可參考下面的“金火詞典”,理解她的真正含意,從而作出積極的回答。
 
--------------------------------
  女人說   ︱ 男人聽成         ︱ 金火詞典的解釋
--------------------------------
        ︱              ︱
  我們從來不 ︱ 你變成這樣,真讓我失望。 ︱ 我想讓你帶我出去做件什麼
  出去。   ︱ 我們再也不一起干點什麼了。︱ 事。和你在一起,我總是很
        ︱ 你懶,不浪漫,沒意思。  ︱ 快活。我們有好幾天沒出去
        ︱              ︱ 了。
       ︱              ︱
 我太累了, ︱ 什麼事都我做,你什麼事都不︱ 我今天做得太多,我需要休
 什麼事兒也 ︱ 做。我是瞎了眼了,怎麼選 ︱ 息一下。你能不能向我說一
 做不了。  ︱ 上你。          ︱ 句,說我干得不錯。
       ︱              ︱
 房子總是亂 ︱ 房子這麼亂,都是因為你。 ︱ 今天我不想做事,可房子太
 七八糟。  ︱ 我剛收拾好,你又弄亂了。 ︱ 亂了,你能不能主動幫助清
       ︱ 你是個懶蟲,我不想跟你一 ︱ 理一部分?
       ︱ 起過了。         ︱
       ︱              ︱
 再也沒人聽 ︱ 我聽你的,可你卻不聽我的。︱ 我怕你煩我了,我怕你對我
 我講話了。 ︱ 你已經習慣這樣。你自私, ︱ 不再感興趣。我今天特別敏
       ︱ 不關心人。        ︱ 感。你能不能關心我一下,
       ︱              ︱ 問問我今天怎麼樣。
       ︱              ︱
 沒一件事是 ︱ 你什麼都做不好。你真沒本 ︱ 我今天有點不知所措。你能
 好的。   ︱ 事。如果我不聽你的,就不 ︱ 不能分擔一下我的感覺?只
       ︱ 會落到這一步。      ︱ 要你告訴我,我做得還不錯   
       ︱              ︱
       ︱              ︱
 你不再愛我。︱ 我將我最好的年華給了你, ︱ 今天我覺得你不愛我。我怕
       ︱ 你什麼也沒給我。我真傻, ︱ 被你推開。我知道你是愛我
       ︱ 愛上了你,現在我一無所有。︱ 的,你為我做了這麼多。但
       ︱              ︱ 我今天覺得有點不安全,你
       ︱              ︱ 能不能再向我表示一下你的
       ︱              ︱ 愛?
------------------------------------

   我們知道,當要進入洞穴或在洞穴里時,男人變得少言寡語。男人的沉默很容易引起女人內心最深處的恐懼:“他不再愛我,他要離開我。”女人需要了解到,男人的沉默是說:“我現在不想說話。我不是不關心你,我正在思考。”下面的“火金詞典”有助於女人了解這點。

------------------------------------
 男人說   ︱ 女人聽成         ︱ 火金詞典的解釋
------------------------------------
       ︱              ︱
 還行。   ︱ 我不想告訴你讓我生氣的原 ︱ 我能夠處理好使我生氣的問
       ︱ 因。我不相信你能為我做什 ︱ 題。我不需要任何幫助,謝
       ︱ 麼。           ︱ 謝。
       ︱              ︱
 挺好的。  ︱ 我不關心發生的這件事,這 ︱ 我能很好地處理好這個問題,
       ︱ 個問題對我來說不重要。  ︱ 別試圖幫助我。如果我需要,
       ︱              ︱ 我會說的。
       ︱              ︱
 沒事兒。  ︱ 我不知道什麼事打攪我。我 ︱ 我不會被這件事難住,我能
       ︱ 需要你問我問題,幫我找到 ︱ 獨自處理好。請別再問與它
       ︱ 問題所在。        ︱ 有關的問題。
       ︱              ︱
 沒關係。  ︱ 本來就該這樣,不需要任何 ︱ 這個問題責任不在你,我自
       ︱ 改變。但下不為例。    ︱ 己能解決。你就當什麼也沒
       ︱              ︱ 有發生一樣。
       ︱              ︱
 沒什麼大不 ︱ 你把雞毛當令箭,你考慮的 ︱ 沒什麼大不了的。我能讓它
 了的。   ︱ 那些事兒都不重要。    ︱ 又工作起來。請別再多說什
       ︱              ︱ 麼。
------------------------------------

  如果說,對男人的最大挑戰是當女人談論她的感情時,他能正確理解她的話,並支持她,那麼,對女人的最大挑戰就是當男人不說話時,她能正確理解他的沉默並給予支持。

  事實上,男人和女人只要做些小改變,不用犧牲各自的本性,相互的關係就可以得到改善。男人要學會說這幾個字:“我會回來的。”你可以在走進洞穴時,告訴你的女人,你會回來的。女人實在需要這樣的保證,特別是你想讓她們少些焦慮的話。

  如果因為女人不高興他走進洞穴,男人就放棄他的這個需要,那他就犯了個大錯。由於否認了自己的本性,他會變得易怒,過分敏感,消極,無精打採,吝嗇。而且,他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不快樂。

  女人要學會說這幾個字:“這不是你的錯。”有了這幾個字,當你在向他述說你的感情時,你就不會讓它們聽起來是在責備他。女人不需要壓抑自己的感情,也不需要為了支持男人而改變自己的感情。然而她的確需要用一種不讓他感到被責備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印第安人有這樣一個說法:在年輕的女人結婚之前,母親會告誡她,男人在生氣或心緒不佳時會撤進他的洞穴,女人千萬不要跟過去。如果她跟過去,守在洞邊的龍就會噴出火來燒著她。

  要讓女人不替男人著想是很困難的。對女人來說,當所愛的人不高興時,自己怎麼能快樂呢?男人當然不希望女人快樂是因為他生氣,但他確實希望她快樂。如果他的女人無憂無慮,男人也較容易走出洞穴。

  那麼,怎樣做才能縮短男人呆在洞穴里的時間?女人可做這六件事:不要否認他有走進洞穴的需要;不要不斷向他問問題,試圖幫他解決問題;不要總是詢問他的感覺以示安慰;不要守在洞邊等著他出來;不要為他焦慮,覺得對不起他;做讓你自己快樂的事情。

  4.橡皮筋的男人和波動的女人

  男人像橡皮筋,是指男人與女人的親密程度。既使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他與她的關係也有親近與疏遠的循環。這不是他的決定或選擇,是自然發生的。既不是他的錯,也不是她的錯。

  男人之所以疏遠是因為他有獨立,自主的需要。分開一段時間后,他又會有愛和親近的需要,那麼他就會彈回來。

  關係剛開始時,他的橡皮筋全部伸開著,他是強有力的。他希望接近她,打動她,滿足她。他成功了,她也想接近他,她打開心扉,讓他更近,更近一些。他們獲得了親密,他感覺奇妙無比。但一段時間后,發生了一些變化。

  就像橡皮筋,靠得太近了,沒有了力量和彈性。即使這時他們的關係很好,他也不可避免地開始有一種獨立的渴望。從某種程度上說,與女人的親近使男人失去了自己。拉開與女人的距離會讓他重新建立自己,從而滿足他自主的需要。

  當男人沒有任何理由的疏遠時,女人會很驚慌,害怕地跟在他后面。她害怕他永遠不再回來,她以為他在期待著她去重新建立親密。她以為她做錯了什麼,才使得他這樣,但她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她問他,他也沒有一個清楚的回答,只是更加疏遠。她感到如此地無力,無助。

  她不知道,這只是親密程度循環的一部分。不了解這個循環,男人和女人都很容易開始懷疑他們的愛。女人會以為他不再愛她,而男人由於沒有機會疏遠,失去親近的願望,也會以為他不再愛她。

  在學會讓男人有他的距離和空間后,女人會發現他確實會回來的。當他撤退時,她要讓自己不再跟在他后面,相信一切都正常。每一次他都會回來的。同時不要在他回來后,因為他的疏遠而懲罰他。那會阻止他的正常循環。

  有的男人也許根本不知道他有疏遠的需要。這種男人比較敏感,他們總是設法讓女人高興,為此壓制了他們的男性自我。還有的男人也許根本不知道如何親近。這種男人對疏遠沒有問題,但他們卻不敢回來,其內心深處是害怕自己不值得愛。

  在了解到男人的這個祕密后,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氣。聰明的男人,懂得自己的正常循環,在他疏遠時向他的女人說一聲,他仍對她感興趣,仍關心她。聰明的女人,在她的男人疏遠時,不追隨他,不懲罰他,給他想要的空間,完全接受這時的他,她不輕易放棄,相信他會回來的。

  女人的情緒像波。當她在波峰時,她給出許多愛,對得到的愛也心存感激。但她的情緒會突然一下子降到波谷,這時的她,內心空虛,需要用愛來充滿,可是這時的她,也許沒有能力感激得到的愛。不過,這種下降是暫時的。一旦擊到谷底,她的感覺會開始變好,情緒會自動上昇。

  處於愛之中的女人,如陽光一樣耀人。大多數男人天真地希望這種光耀持續永遠。這是不現實的。生活里充滿了節奏。男人有男人的循環,女人有女人的昇降。

  男人常以為,女人情緒的突然變化,是因為他的緣故。所以當她突然不高興起來,而他又不知道做錯了什麼時,他非常的迷惑不解。

  男人要知道,當女人往谷底降時,這是她最需要他的時候,需要他給出無條件的愛。她需要他跟她一起朝下走,聽她的絮叨,分擔她的感情。她不需要他向她解釋她不應該朝下落。他不要阻止她的下降,把她從半空中提起。她沒有破碎,她只是需要他的愛,耐心和理解。

  男人還要知道,即使他支持她,她並不一定會馬上感覺好起來。她也許會感覺更糟。這實際上是她得到他的支持標志,他的支持幫助她一落到底。只要到底,她的感覺就會好起來,情緒開始上昇。

  女人上來后,她又變得可愛悅人。男人通常這時以為,使她下降的那些問題已得到解決。但當她的波又下降時,他發現同樣的問題又出現了。他有點不可思議,他覺得這些問題已被解決了。

  是什麼樣的感覺打擾她呢?不安全感,焦慮,不滿,困惑,疲倦,絕望,傷感,疑慮等等。如果男人以為他的一次愛的支持就會永久解決女人的這些問題,那他是太天真了。

  男人要讓女人感覺到她能安全地經曆這種波動,否則她會假裝一切都一直很好,而壓抑自己的負面的感情。負面感情被壓抑,正面的感情也同樣受到壓抑。避免爭吵當然是好的,但不是以壓抑感情為代價。而且壓是壓不住的,最終她還會落入谷底,並也許會一發不可收拾。

  那麼,如果波谷和疏遠同時出現怎麼辦?男人想要空間,女人想要相伴。這時男人可以從這三方面支持女人:首先,你要接受你自己,不能聽時,別拭圖聽她的;其次,你要理解,這時她所需要的比你能給出的多,她的痛苦是合理的;最后,避免爭執,告訴她,等你回來后你就能給她應得的支持和愛。

  也許女人會說,他這樣可以進入洞穴了,我怎麼辦?他得到了他的空間,我得到了什麼?女人得到的是男人在這種時候能給予的最好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女人放棄談話的需要,而是放棄任何時候她想說他都必須聽的要求。男人疏遠時,女人該從朋友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如果一個男人是一個女人愛和支持的唯一源泉,那對他的壓力太大了。她需要有其他支持的來源,否則,她會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立無援。

  5.愛的計分方法不同

  男人認為,大事的分數要高些,小事的分數要低些。比如,為她買輛新車可能是三十分,幫她倒一次垃圾可能只有一分。基於這種方法,他將他的精力集中在為她做大事上,他相信這樣他能最好地滿足她。

  而女人的計分方法是,不管愛的禮物的大小,都只有一分。一支玫瑰花和月房租的分數是相同的。

  女人這種計分方法不只是一種偏愛,而是真正的需要。女人需要各種各樣愛的表示。只有一兩種愛,不管它們多重要,也不能滿足她。

  我們可以想像女人有個愛的桶,就跟汽油桶一樣,它需要被一次一次地充滿。做許多小事是充滿女人的愛桶的祕訣。

  正如男人要不斷為女人做小事一樣,女人要感激男人為她做的每件小事。一個微笑,一聲謝謝,她就讓他知道,他已經得了一分。男人需要這種感激和鼓勵。

  女人天生會感激男人為她做的小事,這是男人的福份。唯一的例外是,當她覺得分數很不平等時。這時女人不感到男人愛她,她有不滿,她已經給了他多於他給出的。這種怨恨情緒妨礙了她感激小事情的能力。

  當分數是四十比十時,女人會開始感到非常不滿。下意識里,她把他的十分減掉,這下他們的比分是三十比零。數學上可以這麼做,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她減掉他的分數,他變成只有零分,但他不是零,他沒有什麼都沒做,他給出了十分。他回到家,她冰冷的眼光,冷漠的語氣都表明他是零。

  這當然不公平,但不平等的分數讓她很難感激他做的十分。到這一步,男人由於得不到感激,失去了做更多的動力,他也感到不滿。於是她有更多的不滿,情況越來越糟。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從理解對方著手。他需要被感激,她需要被支持。這時女人要負主要責任。她給出太多,致使分數不平等。她應該歇一歇,別給出太多,給他個機會,讓他給她一些。而男人這時要理解,她要得到一會兒才能給出,包括他應該得到的感激。如果他繼續給出,不因她不感激他而停止給出,那麼分數就會慢慢地扳回來。

  男人很少故意地多得少給。那為什麼結果總是男人給的少呢?那是因為絕對的公平是男人給出的模式。一個男人會認為他一天的工作,已經得了五十分。他回到家里,坐在沙發上,等著她給出她的五十。他不知道,以她的方法,他只得了一分。他不再給出是因為他認為他已經給出很多,他等她給出五十分的愛來持平。他認為這很公平,也是愛,而女人的給出模式是無條件的給。一個女人總是盡她可能地給出。往往只有當她空了,她才注意到她得到的太少。女人開始時不計分,不像男人。女人慷慨地給,並以為男人也做同樣的事。

  女人不斷地給,男人天真地以為她在計著分數,他想他一定還有不少分。他想不到他已經給出的少了。因為按他的公平模式,如果分數已很不平衡,他不會還不斷地給出。

  如果這時女人向男人要求得到愛和支持,他會給出的。一旦他知道自己給出的少了,他會想方設法地給出的。相反,如果女人不要求,還不停地給,他便以為分數接近平等或者他給出的多些。

  有時,男人會給罰分。比如說,女人已經多出十分,但一場爭吵之后,他覺得受到傷害,他也許給她負二十,這樣她反而少他十分。罰分對倆人的關係很有破坏性。在這種時候,男人要多想女人的好處,原諒她,而不是懲罰她。讓她知道她已經傷害了你,給她一個禰補的機會,向她要求你想要的支持。你會發現,這樣做,你的感覺會好得多。

  6.情感需要的不同

  大多數男人和女人不知道他們有不同的感情需要。男人給出男人想要的,女人給出女人想要的。結果,雙方都感到不滿足。事實是,他們雙方都給出了愛,卻都不是對方想要的那種。

      男人和女人各有六種不同愛的需要。
       女人需要     ︱   男人需要
    ---------------------------------------------------
        關心      ︱    信任
        理解      ︱    接受
        尊重      ︱    感激
        專一      ︱    崇拜
        認同      ︱    贊許
        許諾      ︱    鼓勵
 
  六種愛中每一種對男人和女人都是同等地重要。當然每個人最終都需要全部十二種愛,但只有這六種愛滿足了,他或她才會感激其它種的愛。
 
  了解對方有不同愛的需要是處理好相互關係一個最有力的祕密武器。比如,女人會以為向男人問很多問題是她關心他,是愛的表示。而他卻覺得受到控制,是她不信任他。同樣地,如果在女人生氣時,男人盡量淡化她的問題,給她足夠的空間讓她自己去考慮,或讓她進入洞穴。她會覺得他不關心她,不理解她。
 
  更重要的是,這六種愛是一一對應,相漲相落的。比如,如果一個男人關心並理解一個女人,自然,她也更加信任他。當她信任他時,她就會敞開心胸,完全容納接受他。其它幾種亦然。


擴展閱讀:


騎士和公主的故事

  下面的故事雖有些夸張,卻說明了解男女愛的不同需要的重要性,應引以為鑒。

  一個全身披甲的騎士在原野上縱馳,突然他聽到女人急促的呼救聲。他催馬疾駛,來到一個城堡邊。他發現,一個女人被一條龍困住。騎士英勇地抽出他的利劍,殺死了那條龍。城門打開了,全城人都熱烈歡迎他,公主也熱情款待他。他被英雄般地安置在城中。他和公主相愛了。

  一個月后,騎士離城出發了。在他回來的路上,他又聽到了呼救聲。又一條龍在襲擊城堡。騎士縱馬抽出劍,準備與龍搏斗。

  公主從城塔里跑出來,“別用劍,用這繩套,它更好用。”公主將繩套扔給他,並打手勢告訴他怎麼用。騎士猶豫了一下,照公主示意的那樣,把繩套套在龍的脖子上,然后使勁地拉。龍被殺死了。全城人為他歡呼。

  不知怎麼的,騎士卻覺得自己沒什麼了不起,不值得全城人的崇拜和信任。在慶祝晚宴上,騎士有點郁郁寡歡。過后,他忘了擦亮他的盔甲。

  又一個月后,騎士又出發了。當他佩戴著他的劍離開時,公主提醒他小心,並告訴他帶上繩套。在回來的路上,他又看到一條龍在襲擊城堡。這一次,當他帶著劍沖上前來時,他猶豫了一下,他想也許他該用繩套。在他猶豫的時候,龍噴出火來,火傷了他的右臂。困惑中,他抬頭看見他的公主在城堡的視窗朝他揮舞。

  “用毒葯。”公主喊道,“繩套不好用。”

  公主扔給他毒葯,他將它們噴進龍的口里。龍被殺死了。全城人又一次歡呼。但騎士卻感到羞恥。

  又一個月后,騎士再次出發。當他帶著他的劍離開時,公主提醒他小心,讓他帶上繩套和毒葯。他對公主的建議有點不痛快,但還是帶上了。

  在他這一次的旅途中,他又聽到一個女人的呼救聲。當他沖向呼救聲時,他的憂郁消失了,他的自信恢復了。但當他抽劍準備與龍拼搏時,他又一次猶豫了,他想,我該用劍,繩套,還是毒葯?公主會說什麼?

  在這當口,他記起遇到公主之前的自己,那時他只有一把劍。於是他重新獲得了信心,他扔掉繩套和毒葯,用他的劍殺死了那條龍。全城人再一次歡呼。

  但是,身著閃亮盔甲的騎士再也沒有回到他的公主身邊。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否對異性的老鄉容易産生好感?空間接近,通常更容易喜歡上對方,因爲瞭解對方只需付出很少的代價。與某人相處中,如果感受到對方喜愛或欣賞自己,那麽你也很容易對其産生好感,因爲這樣會提高你的自尊。心理學家們發現,愛情上存在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當外界,尤其是父母,越是強烈反對兩個人的愛情,他們在對方的眼裏越是具備了更大的吸引力,於是雙方越能感受到對彼此強烈的愛。這些都是美國心理學家莎倫·佈雷姆等人的總結愛情發生規律,很適合正在求愛中的朋友閱讀。
 
在羅馬神話中,丘比特被喻爲愛情的象徵。他是一個頑皮、身上長著翅膀的小神,背著一個箭袋,高興了就對著誰射出一支“愛之箭”,一旦被他的箭穿透心臟,人們就會不顧一切地傾心相愛。之後,人們常常用丘比特的頑皮任性,來解釋愛情發生時的不規則性。
 
可是,心理學家的研究卻發現,丘比特並不如人們以爲的那麽淘氣,他所發射的“愛之箭”也不是盲目地亂飛,而是遵循著特定的法則。根據美國心理學家莎倫·佈雷姆等人的總結,愛情的發生有如下規律:
 
接近。生活空間鄰近的兩個人,通常更容易喜歡上對方。空間的鄰近,爲彼此的認識和交往提供了便捷的條件。他們可以付出很小的代價,卻更輕易地瞭解和熟悉對方。反之,遙遠的空間距離,使人們的交往付出更大代價,而共處時間的缺乏,更是增加了彼此不能及時消除的誤解。
 
外表的吸引力。在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中,心理學家給人們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然後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感受,對這些陌生人進行評價。結果發現,人們普遍對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評價高。可見,人們更容易相信:美麗的人一定也是好的。這一偏見尤其容易發生在交往的初始階段。
 
對方喜歡自己。與某人相處中,如果感受到對方喜愛自己,被接納和欣賞的感覺便會提高自己的自尊,從而更喜歡對方;相反,則會感到被否定,即使這個人再有魅力,他的吸引力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因爲,與他所帶給我們的良好感覺相比,我們更關注自己被其拒絕或否定的糟糕感覺。
 
相似。性格上存在差異的人,相處中更容易發生誤解和爭執,長時間的衝突,會使兩個人都感到沮喪和疲憊;在性格和態度上有更多相似之處的人,則會因爲彼此的一致而産生共鳴。這種被接納的感覺,會讓他們更加欣賞自己,於是也越來越喜歡和對方共度時光。但有一種情形下的“不相似”也可以促進對彼此的感情:一方所具有的,正好是另一方所需要的。比如,一方很有主見,而另一方很願意聽從別人的決定。
 
障礙。人們普遍都有逆反心理,這導致了當我們面臨得不到或者失去的威脅時,我們會更加渴望得到,並加倍努力。心理學家們發現,愛情上存在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當外界,尤其是父母,越是強烈反對兩個人的愛情,他們在對方的眼裏越是具備了更大的吸引力,於是雙方越能感受到對彼此強烈的愛。
 
品質。除了上述條件,不管背景、年齡或性別的差異,人們都認爲戀人最需要具備的3個重要條件是:熱情善良、性格好、接受並回應自己的感情。
 
來源:《生命時報》/作者:陳俠

lai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